而永璜则暗中到了城郊的赈灾粥棚,观察了三天赈灾现场。
经过永璜观察和询问,这粥棚施粥是从济州仓府出粮,每处粥棚一天应该施粥两次
而自从济州大雪灾以来,头三天还能正常,以后的施粥频率,从一天两次到一天一次再到两天一次,现在几乎到了三天一次。
多下来的赈灾粮去哪儿了?永璜带着这个问题回了府衙。
永琏这边,他发现朝廷已经拨款下来,为灾民重建房舍,初期的登记工作也早已经完成,但重建灾区一事却拖拖拉拉,一堆的建筑材料堆积在外面的大雪里面。
重建灾区的银子去哪儿了?永琏也带着这个问题等永璜回来。
兄弟两个一碰头,好家伙,原来这济州知府是让百姓们自生自灭了啊。
永琏立即上了一道折子,请求治了济州知府的罪,由人押往京城。
皇上也将济州赈灾一事全权交给了两位阿哥。
接下来的日子,永璜亲自监督,灾区的新房舍统一选在平坦的地方,每日的施粥变为一天三次,城内新房舍分为三个片区,所有受灾民众未来都分配到这三个片区。
而这些房屋的修建则从当地找人,灾民知道这些房子未来都是自已住的,自然全力以赴。
永琏又推行以工代赈,灾民建造房屋,还可以得到劳动报酬,这样攒下来的钱,就可以在住进去后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然而解决了食物和住所,仍旧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
那就是御寒用的棉衣实在是不足,即使京城加班加点的赶工,仍旧有不少体弱的老人和孩子死于寒冷。
永璜和永琏一商议,想起舅舅傅恒正在京郊大营练兵,而准格尔一战的战备仓里,还有不少没有用过的棉衣。
于是两人向皇阿玛请旨,先从京郊大营的战备仓库里挪用一部分棉衣,再让京城和各地织造加班加点,填补京郊大营的空白。
皇上有征伐沙俄的心思,棉衣这种御寒之物是不可或缺的,但眼前,百姓的生命更加重要,他咬牙同意了。
短短三个多月,皇上交代下来的任务,两人不负所托完成了。
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全程参与到民生建设中来,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皇室享天下之养,更应造福于天下。
永璜和永琏回京途中,经过天津卫时,在此休整。
天津卫是直隶总督的驻地,自古繁华,又有海河河运,自从皇上去年重新开了几处通商口岸,就将天津也纳了进去。
因此天津的繁华更上一层楼,偶尔有拿了通牒的洋人在市井街头采买,永璜和永琏总觉得新奇。
两人坐在高楼之上,看着楼下的市集和人生百态,相酌甚欢。
突然,两人见一个蓝眼睛高鼻梁身材高大的洋人,在楼下叫卖着什么,因为语言不通,来来往往的百姓基本上都不感兴趣,只指点着他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