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围困泉陵
李定国、姜维两路大军会师于泉陵城下,面对景军死守城池,李定国和姜维定计,先将零陵郡其余城池收取,使得泉陵城成为一座孤城,于是派出两路兵马分别北上和南下。
在泉陵城头上,景监神色凝重地凝视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夏军大营,他皱起眉头,心中充满疑虑和不安,夏军已经兵临城下长达五天之久,但他们却一直按兵不动,没有丝毫进攻的迹象,这种异常的局面让景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暗自琢磨着夏军此举背后的动机和意图,难道他们在等待什么时机或者有其他的战略计划吗?还是说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需要时间来调整和准备?景监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能性,但始终无法确定哪种解释最为合理。
城墙下的夏军大营安静得令人心悸,仿佛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景监注视着那片营地,试图从细微的动静中寻找线索。然而,除了整齐排列的营帐和寂静无声的士兵,他并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异样。
“大将军,城外有信使求见!”这时,一名传令兵跑过来说道。
“信使?什么信使?”景监有点懵了,夏军都打到泉陵城了,这个时候,还有哪门子的信使呢?
传令兵说道:“此人自称是洮阳城的信使,有急报要见大将军。”
“洮阳城的信使?快请!”听到是洮阳城的使者,景监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连忙让人把信使请进来。
泉陵城头放下一个吊篮,信使便从吊篮直接升上了城头,来到景监跟前,说道:“大将军,夏军进犯,洮阳已经失守了,县令大人以身殉国,临死前,命小人前来泉陵报信!”
“洮阳失守了?”景监此刻终于明白夏军怎么兵临城下这么久都不对泉陵城发起进攻,原来是分兵去打其他城池了,想要以此来孤立泉陵城。
“快,本将要进宫面见大王!”景监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告诉景桓。
很快,景监便来到了王宫,将夏军分兵去攻打零陵郡其他城池的消息告诉景桓,景桓闻言,有些慌乱,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说道:“景监,你觉得其他各城能够挡得住夏军吗?”
景监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王,如今我大景最后的精锐都在泉陵城了,其他各城空虚,夏军只需要以数千人马就可以将各地的城池全部拿下。”
“大王,一旦其他各城失守了,泉陵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届时夏军一定会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到那个时候,泉陵城的存粮就显得非常重要,大王,臣敢问一句,如今泉陵城还有多少存粮?还可以支撑多久?”景监又问道。
两军对垒,除了拼战斗力和意志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拼后勤,本来景国是本土作战,后勤方面问题是不大的,但是现在打着打着,景国就剩下一座泉陵城了,泉陵城内可是有着十万军民啊。
闻言,景桓脸上露出了一丝凝重,说道:“景监,寡人也不怕告诉你,如今泉陵城的存粮的确不多了,自从夏军进犯后,不少百姓逃难到泉陵,再加上两万兵马以及泉陵城的百姓、公卿,现在泉陵城内已有不下十万人,城内的存粮也仅够三个月。”
听到还有三个月的存粮,景监也是松了一口气,说道:“三个月还好,如果顺利的话,相邦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寿春城了,只要相邦能够说动淮王,淮军南下应该在旬日之间,只要淮军大举南下,那么夏军必退,三个月,足够了。”
乾元元年,七月初十日,夏军已经成功将除泉陵城外,零陵郡的所有城池全部拿下了,正式围困泉陵城,而为了能够打击景国人的士气,李定国和姜维还将每拿下一座城池,都将战报送进泉陵城。
景国王宫内,景桓、景监二人正在商议对策,公孙才前去寿春城已经快三个月了,就算旅途再艰辛,也应该到了,但是时至今日,都没有半点消息,这让景桓和景监不禁有些怀疑,公孙才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景监,现在城中的形势如何了?”自从夏军围城之后,景桓就有些心灰意冷了,将泉陵城的大小事务全部都交给了景监,而自已则是躲在王宫里,享受这战火中仅有的宁静。
景监说道:“不太好,尤其是夏军每攻陷一处城池,就会把战报送进泉陵城,虽然臣已经极力封锁消息了,但是还是有些许流言传了出去,导致城中是人心惶惶,更严重的是,不少世家贵族和景氏族人都在囤积米粮,导致城中米粮一度出现了短缺的现象,臣也不得不挪用军粮来救济百姓。”
“岂有此理!”听到世家贵族和景氏族人在脱离米粮,差点酿成大祸的时候,景桓怒不可遏,景桓没想到这群蠢货居然能够蠢到这个地步,那些世家贵族就不说了,人家可能从来就没想过为景国死而后已,但是那些景氏族人就蠢得不行了,都这个时候,还在挖景国的根基。
“景监,你查清楚,景氏族人里面到底有哪些人囤积米粮,你带着寡人的旨意去,让他们把米粮交出来,否则,就休怪寡人不念同族之情了。”景桓脸上露出了一丝凶狠,虽然景桓能力不算很好,带领景氏是每况日下,但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家主,景桓的狠辣并不差。
“是,大王!”景监应道。
城外,夏军大营内,李定国和姜维收到了一份来自西陵的礼物,由吏曹从事上官节亲自带过来。
“见过上官从事!”李定国、姜维二人向上官节见礼道。
“两位将军有礼了!”上官节笑着,说道:“大王得知二位将军连战连捷,如今更是包围了景国国都泉陵城,非常高兴,于是特让在下带来了一个人,相信有这个人在,泉陵城就会不攻自破了,来人,带上来!”
很快,就有几名士兵带着一个中年文士过来,如果景国朝堂的人在这里,一定会认出,这个人便是景国相邦公孙才了。
不过李定国和姜维可不认识公孙才,于是便问道:“上官从事,不知此人是?”
上官节笑了笑,说道:“此人便是景国相邦公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