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杯香槟是什么牌子,应该很名贵,但是不好喝……
现在的夏鸣也不是无所畏惧的,杨盛堂的“罚酒预告”还是让他隐约有些担心。不过想到自己已经是燕大的“科学家”,杨盛堂要走白道整治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走黑道就更证明他的卑劣和无能,夏鸣就不怎么在意了。
当然为了防备万一,真得开始琢磨借R3aI改善身体的事情。
回到住处,李迪罗递来了厚厚一叠文件,有协议书,有商业计划书什么的,还真是像模像样。连技术专利申请回执都看到了,夏鸣心说这家伙做事还是稳当的,就是有点……
怎么说呢,这个节电aPP不是什么大事,李迪罗似乎太当回事了。
再看到另外一些文件,夏鸣皱起了眉头:“公司注册和前期推广都搞定了?钱是哪来的?”
李迪罗不以为意地道:“私房钱,这事我不能光跑腿啊。”
夏鸣摇头:“股份协议摆在那呢,这钱该我出的,你出要怎么算?”
说话间他用手机转过去了十万,然后想起了房租,又转过去六千:“付三押一,按一月一千五算,没问题吧?”
李迪罗捧着手机抽了口凉气:“鸣子,你这是发了啊!”
夏鸣笑道:“都说了那身阿玛尼是我自己买的,非得收到房租你才信啊。”
李迪罗哀怨地道:“鸣子,你这嘴损起人来比我还狠,对了……”
他兴致勃勃地道:“公司和aPP的名字你没意见?蝉动科技,听起来很玄吧?都知道蝉是不动的,动起来了那可了不得!aPP就叫普罗米修斯,用这名儿是听你解释说,硬件本来就该给咱们的福利被其他软件截了,这aPP是把福利还给咱们,跟普罗米修斯盗火不是很像么……”
公司名故作玄虚有点Low,aPP的名字又哪有那么长的,不过看李迪罗积极性这么高,夏鸣也不好泼他冷水,鼓励道:“不错啊,就这样吧,具体要怎么弄,多问问顾问团,他们就是未来的虫群,有技术问题再找我。”
李迪罗点头:“顾问团那帮哥们真不错,想了不少点子。”
所谓顾问团,其实是夏鸣和李迪罗在卡吧混的时候加进去的Q群,都是玩DIY和电脑游戏的,对市面上那些坑人的软件和游戏深恶痛绝,相互间经常安利良心之作。
说起来夏鸣和李迪罗的交集还不少,大一的时候还一起玩游戏混卡吧,只不过一个嘴臭,一个闷骚,没发展出基友级别的友谊。大二的时候夏鸣就重新做人了,两人的关系更加疏远。
“那就交给你了”,夏鸣挥挥手,进屋闭关去了。
“不要小看我啊,鸣子”,李迪罗眼里闪动着光芒,低声自语道:“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夏鸣可不知道李迪罗的誓言,他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他现在只比合格码农眼界开阔一些,能勉强听懂林澄说的,至于林澄做的,能看懂三分之一就不错了,这样的水平,进核心组恐怕要拖后腿。
今天他“闭关”的任务是,研究透徐教授和唐晓棠搭建的这个“融合人工智能平台”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再弄懂具体的研究课题。想到搞明白这些,说不定就能接触到R3aI的秘密,夏鸣还有点激动。
和以前一样,先把资料录入大脑,这些资料都是徐教授、唐晓棠和林澄提供的论文,根据一些关键词,夏鸣还在网上搜集了海量的相关资料,以他一目百行的录入速度,录入百万字的资料也就几个小时时间。
即便是这样,夏鸣也嫌效率太低,他还没放弃让大脑直接连接互联网的想法,如果能够实现,他的学习和研究速度又能提升十倍甚至百倍。这段时间给张至诚作aPP加密和帮林澄搞定aRm集群服务器的经历让他有了一些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是着手实现的时候。
录入工作结束已经是十二点多,吃了夜宵后,夏鸣进入到R3aI的管理模式,就听R3aI报告:“意识活性提升到0。04。”
果然是要用才有提升?夏鸣正高兴呢,R3aI又道:“以管理模式操作大脑所增加的数据开始影响到原始架构的自然运转,预测未来会发生系统兼容问题,变化不可预料。”
是么……接着是不是该提示要格式化了?
夏鸣这么想着,可R3aI却再没动静。
既然R3aI没催着自己格式化,应该也不是太麻烦的问题,夏鸣这样想着,开始在意识平面中梳理资料。
徐教授是人工智能的学术权威,在量子物理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曾经参与过D-wave量子计算机的设计。后来徐教授提出大脑的量子效应可以作为研究量子计算,进而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方向,却被学术圈当作玻尔兹曼脑这样的极端推想,和那些创造出“量子生命学”、“量子大脑”概念,贩卖各种假货的学术骗子归为一类。
夏鸣还没去碰量子物理,毕竟物理学的体系比数学庞大得多,现在他还没那个时间,但量子计算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到了科普级别,毕竟“薛定谔的猫”这个梗就连网络小说都已经用滥了。
简单说,传统计算机的一个数据位bit只代表0或者1,但量子计算机的一个数据位量子比特(Qb)是同时代表0和1。如此延伸,传统计算机存储一个n位数,就只是2^n个数中的一个,但n位量子比特存储的是2^n的所有数,用500个量子比特可以存储2^500个数,这个数比全宇宙所有的原子数量还大。
量子计算的另一大特点是并行运算,也就是可以对量子比特所代表的所有数同时进行操作。打个比方,一个“量子星人”要在地球找夏鸣,它不需要按照性别、年龄、国家、籍贯这一个个特征,从七十多亿人里一步步筛选,而是变出七十多亿个分身,每个分身对应一个人去做确认。
量子计算研究的主流方向就是在寻找怎么在实际问题里运用和简化这种“人对人”的方法,但不管是D-wave的量子退火法,还是依旧摸不到门道的量子门电路,徐教授认为这都是传统计算机,也即冯-诺依曼结构的方向,只能承载机器智能而非真正的人工智能。
“既然人工智能是以人为基准的,为什么不从克隆人的智能这个方向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