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4章
可惜即便李卞反对,赵恒主意已定,连他这位外祖父的劝告都没用。
赵恒心中还憋着一股子气,能打入鞑靼的王庭,抓住鞑靼的国主方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收到情报的第二日,李邺便召集将士在雍州城外誓师。因局势紧张,流弹的需求量大,赵恒便抽出了一个卫的人来组装流弹。军营旁又新起了几个铁器房,数百个炉子从早至晚都不曾熄过。
流弹可谓是攻防于一体的利器,自从见识过它的威力之后,李邺便和赵恒商量着把流弹用于投射中,前段时日便从军中选了一批好手来训练,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鞑靼与瓦剌派来攻城的士兵有数万之众,竟生生被拦在嘉峪关外,被流弹一顿狂轰滥炸,一时之间死伤无数。
他们的主帅何时见过这种利器,只觉得是天罚,吓得两股战战,指挥还幸存的士兵急退到几十里外。
他们手中有这段时日做好的流弹,且军中无一伤亡,正是气势最盛的时候。而鞑靼和瓦剌的大军被流弹吓破了胆子,无论远攻还是近战,他们都有十足的把握。
李邺与赵恒都觉得这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便即刻整军出发。
前段时日忙着配置火药,黛玉几乎是住在军营里了,等大军一走,黛玉又在军营中留了两日,带着人配好充足的火药,便回了雍州城。
此时雍州城内十分安静,虽然这一场仗是大齐胜了,大军还追着鞑靼把他们打回了老家,可雍州城是一座全民皆兵的地方。
大军出征,则意味着家中的顶梁柱都上了战场,城内除了驻军都是老弱妇孺,除非必要,多半都在家中闭门不出。
黛玉从侧门回了府,便去见了李邺的夫人顾氏,叮嘱她若是外头传来什么消息,务必派人知会她一声,好叫她心里有个底。
顾氏虽然早就不管事了,这府里的内务也都交给了李家的长孙媳陈氏,可这样的人心惶惶的时候,陈氏太过年轻没什么经验,家中还得由顾氏操持着。
顾氏立即应下了,又安慰黛玉:“鞑靼近十年都不曾有叩关之举,上一次便被我们李家军打了回去,这次又添利器,更是无惧。”
她打量了一眼黛玉,见她面上并无担忧之色,还是道:“你也不必担心,有将军在,恒儿不会有事的。”
其实黛玉并不担心赵恒,有了流弹这种本不应该出现在世间的东西,这次就成了一场没有悬念的征战。且不说赵恒天生神力本就有自保之力,黛玉知道他身边还有上皇派来的暗卫,就更不足以为惧。
可黛玉心里有一种不知该如何说的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
果然第二日夜里,刚敲了三更鼓,黛玉迷迷糊糊间就听见有人匆匆往她屋子里跑,她顿时就清醒了过来,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心里不安,这段时日都是和衣而睡。
果然小满绕过屏风跑了进来,见黛玉端端正正的坐在榻上,便上前来一把拉住她的手道:“姑娘快走,方才府里有人来传话,说有鞑靼的贼人在雍州城外攻城,让姑娘去密室里避一避。”
黛玉顿时站起身来,她先前总是觉得自己疏忽了些什么,如今听小满说有鞑靼人进了关内,她才想起自己忽略的是什么。
既然忠顺亲王偷了大齐的舆图和军事布防图,那从西疆绕道祖陵直达雍州城外,对于鞑靼来说便不再是秘密了。
祖陵附近还有一支驻守的军队,若是有军情,至少能与雍州城传讯,嘉峪关留守的驻军便能赶来相助,与雍州城内留守的驻军内外夹击。
现在鞑靼人竟然悄无声息的摸到了雍州城外,可见是祖陵附近的那支驻军出了什么问题。
雍州城的情况黛玉心里清楚,除了城门的守卫和定国公府的近卫,留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若是鞑靼人真的破开城门攻进来,等嘉峪关的驻军赶来就为时已晚。
“冷静一点!”黛玉扶住小满的肩膀,沉声道,“来传话的是谁的人,现在还在吗?”
见小满点头指着外面,黛玉面上含煞:“你去把书房里我常用的那把弓和箭桶取来,还有咱们从军营里带回来的那个几个铁匣子,你一并带过来。”
小满被黛玉的沉着感染,也渐渐镇定下来,只点头道:“我这就去。”
“小心些,有一个匣子里是几枚流弹。”说完她便转身走了出去。
外头果然有一个嬷嬷在等着,黛玉一眼便认出来了是顾氏身边的人。
见黛玉穿戴好了出来,那嬷嬷松了一口气,只焦急道:“王妃快带着人跟老奴走,夫人交代了,一定要把王妃带到密室里去。”
黛玉只问道:“府里的女眷都去了吗?”
那嬷嬷一愣,犹豫道:“家中的几个哥儿姐儿都在。”
那边只是把小孩子送去躲起来了,黛玉摇了摇头,直接拒绝:“既然家中的女眷们都不曾躲起来,我也没有躲的必要。”
说话间,小满和谷雨几人早已经把黛玉要的东西拿了过来,她朝那嬷嬷道:“我还有要事要见外祖父,嬷嬷先去三舅母处回话吧。你只说外头是什么情况尚且不清楚,若是真到了要躲的时候,我必然会以自己的性命为重。”
情况紧急,黛玉只怕定国公要亲自往城门处去,连忙带着人往外院里赶。果然到了外院,就见里头灯火通明,定国公已经规整好了府中的护卫,正准备去城门处。
见黛玉过来,李卞面色一沉,催促道:“恒儿媳妇来这里做什么,现在情况危机,你听顾氏的安排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