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漠恨恨道,“没错!此为上天生兆,意喻妖孽侵害君王!”
张祯轻叹一声,道,“我之罪孽,又何止于此呢?”
李漠一愣,“嗯?”
大臣们也很吃惊,她这是承认了?
可她上朝虽不应当,罪孽之说却有点过了。
她也是做了一些好事的。
正想替她分辩一二,就听赵贵喜出望外地道,“你还有何罪孽?如实说来!”
吕布摸着虎口,心中涌上杀意。
罪孽二字,怎能安到神悦头上?
张祯叹道,“我罪大矣!这数十年间,干旱疫症不断,蝗灾饥荒不绝,皆我之罪!”
赵贵:。。。。。。?
张祯:“各地兵戈不休,也我之罪!”
赵贵:。。。。。。
你在说什么啊?怎么和我预想的不一样?
张祯向前几步,昂首站在大殿中,朗声道,“董卓弑杀君王,残害忠良,专断朝政,位极人臣,也是我之罪孽!权宦乱政,黄巾起事,汉室衰弱,更是我之大罪!”
她越说越离谱,杨瓒忍不住道,“与你何干?”
黄巾之乱时,她约莫刚出生。
而且还是个傻的。
董卓与她也毫无关联。
张祯语带感慨,“与我何干?尚书大人光风霁月,可听过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转身看赵贵与李漠,淡淡笑道,“世间所有天灾人祸,都是我的罪过,两位可满意了?两位袁公可满意了?”
赵贵颤声道,“你,你避实就虚,巧言如簧!”
为何扯上袁公?
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了!
张祯:“董卓国之大贼,此为朝野定论!敢问赵大人,何人征辟董卓?何人引董卓入京?”
赵贵瞠目结舌。
袁家四世三公,熹平年间,时任司徒的袁隗征董卓为掾吏。
在大将军何进面前举荐董卓入京的,则是袁绍。
算下来,董卓乃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只不过这门生不听话,不但自立门户,还反客为主,逼走了袁绍。
后来还把在洛阳的袁氏族人全杀了,包括袁隗。
袁绍非要找吕布麻烦,也是因着与董卓的这层关系。
——他总觉得,董卓的财物、部曲、士卒等等,都应该由他所得,而不是被吕布占据。
李漠出言相帮,“袁公也深受其害,与董贼绝非同党!”
张祯:“没有人说袁公与董贼是同党,李大人何必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
这词用得颇为微妙。
某些大臣看赵贵的眼神变了。
诚然,董卓后来与袁绍成仇,但在此之前呢?两人有没有什么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