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远远比不过现场观众们的狂热呐喊。
毕竟隔着屏幕的观众们只能看见赛车令人心惊的飞跳落下,现场的观众们却能感受到赛车每一次飞起落下时,那道红色的车影狠狠撼动整个赛道带来的震颤与感动。
“他是真的在飞!”
大家伙基因深处对于飞翔和驾驭万物的渴望被强制唤醒,个个仰着头望着半空中飞跃定格的车影,目醉神迷,神飞意往。
极度的狂喜在劫后余生时显得如此炙热夺目。
以至于只有很少部分冷静的车迷才能理性分析出,余曜采用持续加速的方法是为了避让跳台与跳台间过于短暂的缓冲距离。
他选择降低前翼影响的方法简单又大胆。
简单点在于少年干脆直接略过了自己无法掌控的短距离衔接。
大胆却是落实在方方面面的。
这种跳法不仅需要最精准把控飞跳前轮胎的朝向以及衔接时的落点位置,还要考虑到连续飞跳的垂直冲击力会不断累积。
每一次的落下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更是对五脏六腑和大脑的大力冲击。
余曜看似节省了短暂的衔接,实则要承受的只会更多,对车手的技术能力要求更是指数爆炸级的增长。
他是在用近乎炫技的方式拒绝向硬件条件认输。
追更比赛多年的资深车迷们看得心服口服,十分好奇余曜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过于大胆的解法的。
场外实时监控的车队经纪人们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能全世界只有余曜自己才知道,其实早在第一次看见这种形如蘑菇雪道的起伏赛道时,他就在脑海里推演过自己是否能用单板空中技巧的方式快速通过这里。
起初的构思是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好玩。
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居然真的能在前翼意外损坏的危急关头救自己一命。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短暂的念头如灵光一闪而过。
余曜来不及深想,也没功夫深想,因为他很快就抵达了第五个跳台与第六个跳台的衔接点。
依旧是落地在第六个跳台的起跳点,依旧是在飞跳前的车身转向,半空加速。
已经使用过一次类似技术的少年驾轻就熟,甚至还精准地通过方向盘调整了自己的落点的位置,使之前轮刚刚触地,后轮就马上起飞。
过于行云流水的衔接动作引发了观众们掌声震天,连连叫好。
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
车里的余曜被颠得整个人都快要过去。
一连两个跳台的垂直加速度,哪怕有老张在赛前特意换上了全新的避震器,他也丝毫不怀疑,这段不长不短的跳台区之后,一整套避震设备都会报废。
事实上,现在,咬紧牙关的少年就已经有了五脏六腑和大脑都在移位的眩晕呕吐感。
“二线城市的一套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