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雨的第七天,水面开始往下降。
余溪风这天用竹签串好了一百多串鱼丸。
她琢磨着再出去转一转,看能不能再弄点东西囤货。
她的锻炼好像到了一个瓶颈期,营养跟得上,体重不降反升。
余溪风掐了掐胳膊上的肉。
摸着很实,并不软塌塌的。
她进空间里转了一圈,在纸盒搭建的简易鸡窝里,摸出来来六七个蛋。
差不多是三天的量。
现在她的空间培育有白菜,葱,紫苏,辣椒。水果有西瓜,榴莲,椰子,山竹。
生禽有鱼虾和两只鸡。
米面充足,花坛面积有限,余溪风暂时没有种水稻和小麦的想法。
倒是活禽,余溪风想再养一些,扩充一下品类。
她的空间里还有受精的鸡蛋鸭蛋鹅蛋,小型孵蛋机也有一个。
只是空间里活物的存量已经到达上限,想要继续扩充,就得想办法再去弄一些古物来。
上次出门是为了把马天引出来,那片别墅区并没有探索完全。
余溪风计划等到年后,趁着水还没有完全退去,风平浪静,出去找个几天再回来。
赶在年前,官方抢修了信号站,手机恢复了信号。
不是互联网信号,只能单调地接收广播,类似于一个收音机。
每天下午七点开始,早上八点和下午两点又会重复。
因为绝大部分人家都没有电力供应,社区里挂上了一个高分贝的喇叭。
喇叭里带着电流麦的混响,声音并不清晰,断断续续的。
余溪风前世就听过。
这一世余溪风有发电机,完全能供应手机的日常供电,便没有在楼道里去挤。
官方正在逐批安排幸存者从避难所里撤出。
官方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建立新家园。
也会在广播里科普一些突发情况的紧急预案。
另一边。
杨荣一家,已经在避难所住了一个多月。
他们的住房在这场暴雨里损毁得不像样子,现在停雨了,也还泡在水里,根本没法搬回去。
避难所不通行纸币,想要什么都需要兑换贡献点。
如果想租借皮划艇去找余溪风,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着志愿者干活。
杨似龙去了一天,叫苦叫累,死活不肯再去。
许清柔和女儿又是娇养惯了,手上没有力气,去应聘也是跑了个空。
即便没去干苦力活,光是留在避难所,就够她们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