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带着成都回三国断更了吗 > 569章(第1页)

569章(第1页)

汉桓帝想要对付梁冀,那么肯定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队友,毕竟那个时候的汉桓帝,可以说就是梁冀的傀儡罢了,一点权利都没有。

所以,汉桓帝决定找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队友,那便是宦官势力了。

一直以来,王权要么是被外戚势力所把持,要么就是被宦官势力所把持,所以汉桓帝肯定是需要宦官势力的帮助。

不过就在汉桓帝选择队友的时候,在立嗣选帝这个关系梁氏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上,梁冀、梁太后遭到了以李固、杜乔为代表的朝官士子的反对和抵制,虽然梁冀屡屡以权取胜,但是梁冀他们对李固、杜乔等人总是放心不下,尤其是李固,梁冀对其可是颇为忌惮的,因为李固的来历可不简单。

李固是前任司徒李郃的儿子,而且李固的相貌十分奇特,头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而且李固年少时好学,常改变姓名,不远千里步行寻师,尤其是他学《五经》就花了十多年,所以李固不仅博览古今书籍,还通晓于风角、星算、《河图》、谶纬之术。

李固每次到太学,都会偷偷到公府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是不想让一同学习的诸生知道自己是李郃的儿子,而四方有志之士大多都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所以当时京师洛阳的人都赞叹李固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

所以在此之后,司隶校尉、益州刺史都命令汉中太守推举李固为孝廉,司空也征辟他为掾属,但是李固都不去就职。

到了公元133年的六月初八,京师洛阳的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于是汉顺帝召集了当时三公九卿荐举的淳真朴实之士(李固受卫尉贾建举荐),让他们发表对策,并特别向他们询问当代的弊病和应该如何为政。

李固也是一个耿直人,在对答中弹劾了当时受宠于汉顺帝的乳母以及宦官,结果汉顺帝看了众人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并且让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在这之后,汉顺帝便任命李固为议郎。

然而,汉顺帝的乳母宋娥和宦官都是非常的痛恨李固,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导致汉顺帝下令查办李固,并且诏书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型钢大司农黄尚等请求执金吾梁商(梁冀他爹)营救,尚书仆射黄琼也进行挽救,重新辩明事实真相,过了很久李固才被释放,调离朝廷担任广汉郡雒县令,结果李固到了白水关,便解下印绶,回到家乡汉中,关起门来不与人交往。

公元135年,梁商被任命为大将军,就任后便延聘李固为自己的从事中郎,当时梁商以外戚的身份辅政,但为人做事柔和,所以没有能力整顿法纪,李固想让梁商先整治风化,退辞高满之位,于是向梁商上书,结果梁商没有听从。

到了公元136年,当时的太尉王龚痛恨宦官专权,上书极力陈述他们的罪状,结果宫中的黄门常侍们指使门客,向朝廷诬告王龚有罪,汉顺帝便命王龚及早亲自讲明真实情况,于是李固向梁商上书请求他出面营救,而梁商便立即向顺帝进言,事情才告平息,由此可见李固与梁冀父亲的关系还很不错。

公元138年,侍御史贾昌和州郡官府合力讨伐叛乱的象林郡蛮族首领区怜,但没有取胜,反而受到区怜的围攻,过了一年多,援兵和粮草都无法接济,所以汉顺帝召集朝廷百官以及四府(既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的掾属询问对策,众人都主张派遣大将,征发荆、扬、兖、豫等四州的四万军队前往交趾增援。

结果李固先举七点理由反驳:

第一,如果荆州和扬州太平无事,便可以以二州的士兵,但是而今二州的盗贼,犹如磐石一样结合在一起,不肯离散;武陵郡和南郡的蛮族反叛,还没有安定,而长沙郡和桂阳郡的士兵,已被征发多次,如果再次征发,骚扰百姓,必然发生新的变乱。

第二,兖州和豫州的人民,突然被征入伍,远征万里之外,没有归期,而诏书逼迫和催促急如星火,必然导致新的叛乱和逃亡。

第三,南方州郡,水土潮湿,气候炎热,再加上瘴气,以致死亡的人必占十分之四五。

第四,长途跋涉,行军万里,士卒疲劳不堪,等军队到达岭南,士卒已经没有战斗能力。

第五,按照规定的正常速度,每天行军三十里,而离日南郡有九千余里,需要行军三百天才可到达,按每人每天口粮五升计算,需要用米六十万斛,还不包括将领、军吏的口粮和驴、马的饲料,仅士兵自己携带,费用就如此巨大。

第六,军队战斗的地方,死亡的人一定很多,即然抵御不了敌人的进攻,就将再次征调援兵,这就犹如挖割心腹去补四肢。

第七,九真和日南,两郡相隔仅一千里,征发当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更何况征发四州的士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