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地蹭了个灰头土脸的吴青从地上站起,拍了拍身上的灰,看了眼房间里头,横拿着摄像枪那人。
带着眼镜,斯斯文文,梳着小背头,看着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白色衬衫短袖,背着一个木仓盒,右腕上一个大金表。
光鲜亮丽
现在面目上的神色有一点点的尴尬,一点点的惧怕,一点点的嘚瑟。
好像什么表情都有,又什么都不多。
看得出来,是个生活很优越,但应该没受过什么挫折的年轻人。
吴青枪口低垂,“什么人?”
对面那个巡警锐利的眼神打得自己头皮发麻,年轻人慌忙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证件,递了过去,“记者。”
这年头还没公发的记者证,年轻人递过来的证件后边一个钢印。
四个字围成圈的,启明报社。报社自己做的证件。
吴青接过来一看。
沈义民。
递了回去,漫不经心道,“我听说水西区有个启明报社,里头最敢说话的一个记者,姓李?你认识不?”
沈义民当着面就急眼了,伸着脖子直叫唤,“屁咧,整个余报界谁不知道,我沈义民,沈大记者才是最敢说话的那个?前段时间乞流工厂那事晓得不?爷们报的!哪来姓李的拉破头,我呸!”
乡骂都出来了。
吴青不置可否,笑了笑问道,“北方人。”
“是,冀省人。”
吴青点了点头,头一低,
“我见过的记者,都抗的照相机,你这,有点大了吧?”
“嘁,那是他们穷,买不起好的,他们那一张一张的照相机能拍几个?看看我这。”
沈义民听了吴青拉家常的语气,那一点点的惧怕早不知道飞哪去了,神气的把摄像枪往吴青面前一提,
“瞧瞧,正经的西洋货,一九零二年卡着毒气弹前进口来的,至今没哪个厂能仿制。”
吴青不置可否。没哪个厂能仿制这话就太过,毕竟现在吴青已经知道乾国仿制外国货的方式不是工业体系。而且吴青在余江租界区也看到过一家电影院。
黑白电影。
有电影,那肯定是有摄像机的。不过是便携摄像机和台式摄像机的区别。
沈义民自鸣得意的继续给吴青介绍,
“一秒十二帧……嗐,和你讲这专业名词做什么,你们又不懂……就是一秒连拍十二张相片……”
“等会……”
沈义民看吴青和看乡下人一样的神气,被吴青慢条斯理的一句话戳了回了心肺里。
吴青比划着,
“那我们刚才做了什么,你拍得很清楚吧?”
沈义民脑子一冷,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倒……倒不是很清楚……真的没那么清楚,这就一便携摄像枪,又没镁灯,哪会清楚?”
吴青伸手,“胶片!”
“那不行,我记者啊!讲究的就是一个揭露事实真像,一个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