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书信果然不假,第二日便见远处北军大营附近烟火滚滚杀声震天,可围在城下的北军并未回撤救援,依然死盯丰泽城。
又过了两日,西城外北军撤走,但东城敌军仍在,许世昌依然不敢出城。当天夜里,许世昌又接到一封信,这次的信鸽好歹被护了下来,还能踢着爪子鸣叫。许世昌从鸽爪卸下竹筒,里面仍是一张字条,写“三日丑时,匡颇牧”。
许世昌束紧腰带、拍拍前额,细思此信。先来一封说援军已至、叫自己死守不出;如今又来一封,要自己两天后子时出兵、与援军夹击北军大营。可城中已然无人、自己若是出兵,丰泽不就变为一座空城,万一城进攻,丰泽岂非必破无疑?
空城!
许世昌立刻拿出上一张字条,两相比较字迹果然不同。按理说,写信者为军中文书,一般不会更换,两张字条相距不过几日、文书又不会冲到前线,竟然字迹不同……
这两张字条,有一张是假的!
哪一张呢?死守那张先于援军而来,且细细想来,这两日城外战火不断,赵熹营地毕竟没有城池,若自己是赵熹、一定想要抓紧攻下丰泽好躲入城中。援军真想自己配合为何不分兵来此而是写信呢?万一这信鸽没能飞到,计划岂不是泡汤!
许世昌按住字条:“好、好、好,好个赵熹,自然自顾不暇竟还要诓骗我!我就叫你知道什么自作自受!来人,把剩下的两只鸽子都拿来!”
许世昌连写三封字条、塞进信筒,一口气将鸽子全部放飞,一只飞向清远、一只飞向建州,还有一只扇扇翅膀飞向城西、飞过赵熹大营、落在更远处的南军大营。
“‘丰泽城外,速救’,这是什么?丰泽城的人饿过了头不成,怎么回得驴唇不对马嘴!”
江淮安也不得其解,思量许久,无奈笑道:“本将明白了,丰泽城守将被赵熹骗怕了、以为咱们写的书信是赵熹伪造呢!这信也不是给我们看的,怕是给建州的,他故意给赵熹找不痛快呢!”
副将道:“果然还是得派人送信才行。”
江淮安摇摇头:“守将不信书信、未必能信信使,就怕连人都不肯放进去,看来真是给赵熹吓得不轻。也罢,让他们出城本就是险招,他们既然选择死守丰泽、咱们也不必再分心,专心攻打北军阵地!”
北军阵地并不好攻克。赵熹确实攻长于守,但他成名就是守城,又曾同承平出征青州、与青州名将王兴缠斗许久,对阵地攻防颇有心得。又过了两日,双方各有损失,南军凭借人数优势略占上风,将阵地往北军处推进数里。
江淮安还没来得及高兴,清远传来急报,匪将赵福转道小路昼伏夜行攀山跨河,已至清远城下!胶州存兵都已调至江淮安部下,各城所余兵将只够守城无力救援,吴衍命江淮安吴传之速回清远支援!
原来赵熹是以自己为饵,给赵福争取机会!
现在知道也不晚,但眼看自己占据上峰、活捉赵熹指日可待,江淮安怎肯放弃!江淮安攥紧书信:“此时撤军南行反而将后背暴露给赵熹,赵熹何等人,必会紧追,我方不仅救不了清远、连自己都要被赵熹吞掉了!清远不是还有十万人么?让他们再坚持一月,我写信吴传之,命他领军去救!”
吴传之焦心不已,以吴衍的脾气,赵福打到城下、他开门投降都有可能!可他飞不回清远,他的兵将也不肯前去清远。吴传之所帅部将为建州周边诸城联军,他们肯来也是投机之行,又怎肯抛下自己城池前去清远救援!事已至此,不如攻下建州,赵熹李温在手,整个北朝都要稽首求饶!
第281章收尾
江淮安和吴传之一心拿下赵熹和李温,李温躲在城中还好,赵熹就在自建的营地之内迎击江淮安五十万大军!赵熹从船上把一直没机会一展拳脚的火炮卸下三台,和令两台一起筑在阵前,配合早就布置好的阵地战壕各种陷阱在江淮安的猛攻下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但火炮数量有限,敌方进攻太过猛烈用过的陷阱也无暇修复,再加上粮草断绝,赵熹方几乎山穷水尽。
眼看江淮安就要攻下营地,赵熹果断抛下战船和辎重,领军入山、化整为零躲避江淮安进攻。本朝朝廷无力、各地各部官制松散,文官皆称大人武官具是将军,这本是一种习惯,而到了赵熹军里,这种称呼也代表一种真实。赵熹麾下将士只听令直属长官和赵熹,对其余军官职位高低一概不理。这种层级架构极大方便了军队调度和自主作战,大家以百为基散进山里潜伏,无赵熹令自行防御攻击,江淮安搜山数次,不仅没有收获反而损失不少。
不过这毕竟是小打小闹,没有粮草始终是北军致命弱点。江淮安干脆封山、一点点放火,非要逼出赵熹不可。
又坚持了五天,南军愈发疯狂、北军山穷水尽,就在大家绝望之时山下竟传来拼杀之声,原来赵福已攻下清远、挥兵前来救援!
赵熹立刻放出信号召集全部北军立刻杀下山去,江淮安这几日也损失惨重,援军这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将他压垮!他边打边退撤军败走,援军和山上大军都已连战一月疲惫不堪,见状也未追击,只是赵熹还牵挂着建州的李温,马不停蹄领兵前去。
李温、建州全都无恙,赵熹这才放了心,一头从马上栽倒下来,幸而怀章就在身旁、将他接在怀里,这才没叫他在三军面前堕了威风。
李温此时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不准我们前去求援,兴庆的兵也都去了清远支援舅舅,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