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诗》。”
“这首诗我怎么没听过?”
平瑶笑了:“你以为你学识多渊博呢?大学读的是中文吗?什么文化常识都必须要知道。”
云弋道:“学的金融。”
谁管你学什么呢。
“这首诗是嵇康的,你可能不知道诗名,但是里面的词句,你有可能是听过的。”
平瑶说完,就听见十九稚公布结果:“赢得魁首的,叫做《酒会诗》。”
有人说:“这名字很俗啊。”
十九稚翻看了下被信封里写着的桌号,对比了一下桌号的主人,抬头冲平瑶笑了起来。
“寒霁姑娘,你的诗拿了魁首。”
平瑶毫不意外。
竹林七贤,惯会纵情山水,还能比不过一群在闺阁中长大的少女?
听到这个结果,那个硬逼着平瑶参赛的姑娘脸色很难看。
她起身,对十九稚道:“公主,我们想看一下诗稿。”
十九稚把诗稿交给宫女,让宫女传下去:“看吧,不过不要弄坏了。”
诗稿往下一传,看到那首诗的姑娘都愣在了那里,抬头看向平瑶。
那些参加比赛的公子,没有资格参加投票,所以也没有看到平瑶的诗。
现在见那些小姐们看到诗稿的眼神,都按捺不住,纷纷要稿子要看。
在场一位字画家道:“不如我誊写几份,传给大家看吧。”
“这个建议不错!快写快写。”
于是点灯熏香,那位书法家拿过原稿,边念边写:“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诗稿传到众人手中。
一层叠一层的赞叹声。
“闻弦歌而知雅意。看姑娘的诗,就知道姑娘是一个心思爽落之人。这等自然、清新,不是普通人所能够的。”
一个姑娘不服气:“我看不出来哪里好。就是工整了些,用词也没有出挑之处吗?”
立马有人反驳:“没有出挑之处?这首诗句句出挑,根本就不是那些堆词砌句、刻意取宠的诗词能比的。再说这诗中景象,岂是你们小小女子能够体会的?”
平瑶在旁边轻轻一笑:“不用解释,长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那个姑娘冲着平瑶叫:“你没听见,他说的是我们女子不能够体会。姑娘难道你不是女子?”
“小小女子,特指。”
云弋笑道:“毒辣。”
这时,那紫衣姑娘放下诗稿,看向平瑶,笑容大方。“姑娘惊世之才,我们这些人真是望尘莫及。”
这是给平瑶拉仇恨来了。
平瑶连假笑都懒得给她:“姑娘话说的不严谨。姑娘自己觉得望尘莫及,并不代表其他的姑娘就望尘莫及。你擅诗言诗,别人自然有别人擅长的东西。并不是你诗写得好,你就有资格自视甚高。也不是你写的不好,就觉得低人一等。”
这么一说,原本嫉妒平瑶的目光,顿时不满的移到那个紫衣姑娘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