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冷风吹拂着咸阳宫的大殿。
殿中暖炉已经点燃。
门窗关闭后,透明的玻璃将冷风尽数隔绝在屋外。
站在窗前的身影透过窗户看去,远处广场的场景一览无余。
东北百族聚首的大会已经结束。
让秦始皇最想不到的是那些长了腿的石碑。
这件事整得让三公九卿都无语了。
边界有了具象化的事物之后,带来的第一个改变竟然是外扩。
这是秦始皇都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长春聚首让诸多外族见识到了大秦的强大。
老农头传信的内容写的很详细。
秦始皇不难想象那些人的生活情况。
如同后世所言,都是野外生存。
对于这些人的归附,秦始皇觉得不能用同东胡一样的政策。
一个是游牧区域,一个是农业区域,自然不能用一样的政策。
但是这些地方也不能直接推行秦国的律法。
这些地方可以自治,但不能完全自治。
“安置都护?”
秦始皇觉得这不是解决办法。
“军队屯田,开化教育?”
这是另外一个选择。
东北的土地能有多大的能量秦始皇一清二楚。
这里的发展,可以缓和大秦内地的黔守压力。
秦国故地都是武勋授田,土地都分完了。
旧六国的田地仍旧攥在那些氏族手中,大部分黔首根本无田可种,佃户占了很大一部分。
赋税来源仍旧控制在那些氏族手中。
如何打破这个状况,将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授田制是正确的选择,长春郡已经验证了这个想法。
六国不同,土地是有主的,就算是名义上授给那些黔首,他们也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的田地。
黔首自实田的政策在历史上是失败的。
那个近千钱的粮价秦始皇每次回想都心惊。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打破这一切规则。
让六国重归混乱。
土地是根本,青易不能动,秦始皇需要做些准备。
对外的政策似乎起到了很好的反响,尤其是东北之地,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那就是个大粮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