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卢子瑜他们的年纪,并不能完全说是脑子一热就开始创业。
他们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社会资源,本身业务能力不错,甚至是公司里的骨干,觉得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完全可以出来单干。
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呢?
这么想倒是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你们五个人都是做技术的,谁来跑业务?利润怎么分配?将来准备把公司发展成什么样?是打算做个工作室,还是准备做成一个大一点的广告公司?”
卢子瑜想也不想:“我们当然是准备做广告公司的。”如果只是工作室那样赚点外快的话,他都不用找别人合作,他和姜燕华一起就可以自己接单子了。
他说完,就发现不对:“是不是我们这份计划还是不够详细?”
宁乐意想了想说:“我个人建议,你们先不要步子迈大,先做个十人小公司,看看具体公司运营中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理清楚了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以他多年的经验,没什么利益纠葛,那谁都是好兄弟,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凑一起聊技术那就是个夸夸群。
一旦牵扯到利益,别说是好兄弟,就是亲兄弟翻脸的也比比皆是。
大家一起合作办成了一件事情,有人觉得A的功劳最大,应该拿最多;有人觉得B的功劳才是最大的;还有人觉得大家出资比例一样,就应该平分。
一次两次的还好,日积月累的矛盾迟早会爆发。
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能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个人能力突出。不至于过河拆桥,但他们这五个合伙人中间只要有一两个这么觉得,那公司就经营不下去,迟早会散。
作为投资人,宁乐意很不愿意看到这种多个合伙人的结构。
卢子瑜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应该听从宁乐意的建议:“好的,我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
如果是一个十个人的小公司,那么他们现在手头的钱就足够,不需要再拉额外的投资,压力也能小一些。
宁乐意说得对,他们五个人在业务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确实没有实际经营过一家公司,从小公司开始练手比较稳妥。
他们五一的时候已经领了证,准备今年十一准备婚礼。
伴随着婚房装修接近尾声,他的心态也在逐渐转变,不是说没有了冲劲,而是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说完了正事,姜易云问他:“你们现在是住在这边?”
“对。我把租的房子退了,省点钱。”
姜易云笑笑:“我姐过日子稀里糊涂的,你多操心。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过来就行,我们离得近,都是一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卢子瑜看看自己的衬衫西裤,想想姜燕华的一身懒散,明白他们是真的不在乎那些外在的东西,点点头:“我明白的,那我们先回去了。”
“好。”
姜易云和宁乐意一起,把他们夫妻俩送到了小区门口,还递给他们一大包甜点,都是简明闲着的时候做的。
他做得多,蔡舒书吃不完,家里也吃不完,刚好给他们拿去消化。
过了两天,简惠春和宁文山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