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二郎正要说,这都是周满和一个厉害的书商买的……
但话到嘴边,白二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么多年,他好像真的没在外面书铺看到过类似的杂书,更不要说杂书上的那些作者名讳了,一个都没见过。
那么厉害的作者,一生不可能只写一本书,而那些书质量都不错,也不该只存在于“有缘的书商”手中,便是罗江县那样小地方的书铺没有,在京城这么大的书铺里,也不可能一点影子也不见。
白二郎咽下一肚子的话,和明达笑道:“我与你胡诌的,或许是我记错了。”
明达看着他笑了笑,没再问这事。
白二郎也不问周满那些书哪里来的,只是把他家里不知什么时候混进来的杂书给找出来放到了书架的最上面,有缘人自然会看到,没缘的话就让它们在上面落灰吧。
三人一起长大,彼此的东西都是混在一起的,就是要分,只怕也分不清楚了。
书和课业是混得最多的东西,白二郎现在都还能找出白善和周满落在他这里的课业册子。
既然把那些书给找出来了,白二郎干脆把那些课业和不小心被他们做了笔记的课本也给找出来,一并塞到书架顶上。
而他自己写的书,则放在书架的正中间,以便进书房找书的人一眼就能看见。
明达静静地看着他来回折腾,一言不发的示意下人们去帮忙。
但白二郎严肃的拒绝了,书房里的书可都是宝贝,怎么能让他们弄呢?
必须得他一本一本的往上放呀。
跟着庄先生多年,白二郎或许读书上的天赋还一般,但对书的爱护却学了十全十。
后人并不知道白二郎这样分配书架是想藏起一些书,炫耀一下自己写的书,等他们发现书架最顶层的书时,联想到老祖宗和那两位的深厚友谊,纷纷感动的觉得老祖宗这是在珍藏那两位送的书和珍贵手稿。
可惜后人没上心,这才导致明珠蒙尘,这些书和手稿一直被藏在上面。
果然他们的祖父父亲一点儿也不靠谱,比不上他们啊。
孝顺的子孙后辈将此事记下,以此来宣扬老祖宗和他那两位师姐师兄的深厚情谊,也间接说明了自己的孝顺、聪慧和勤奋。
不然和父辈祖辈一样,谁能发现书架顶上是那么珍贵的书籍和手稿呢?
这些书籍和手稿后来在战乱中遗失大半,但因为数量够多,所以还是有不少保存了下来。
后世便依照这些注解和手稿推测白善、周满和白诚各自的思想,以及他们各自的成长过程。
白二郎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杂说作者,他一生创作的志怪杂说多达三十八本,这还是印刷销售过的,没有公开过的手稿谁知道有多少?
因为曾经发现过没公开过的手稿,因此,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少作者假借白二郎的名发表的话本杂说,后来都被白家后人一一打假。
从他们留下的书籍注解和手稿中,不难看出白二郎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曾经自述,他聪明不如周满和白善,读书也不及兄长有天赋。
站在时间的后方往前看,连他自己都惊讶自己会走到这一步,因为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读书识字,不叫人欺,将来继承家中的田产,和他父亲一样做个富裕的乡绅。
他爹在确定他没有读书的天赋,也没有他兄长的自律和奋斗之心后,便和他明说,将来他大哥在外面做官,他在家里打理家业。
连他大哥都说,除了祖产外,他愿意把大部分田产给他。
他祖母和母亲已经给他算清楚了,除去祖产,再给一部分田产和铺子给白大郎,剩下的都给他。
他祖母说了,就算只拿一半,他也是七里村,白马关镇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