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重生之富二代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人从哪来(第1页)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人从哪来(第1页)

褚家现在并不差钱,很快这一幅字就已经裱好挂在了墙上,褚苏看着那副字上的题名,一张小脸都放着光。

“可以了!”褚苏心里嘀咕,这恐怕就是对自己目前为止成绩的一个最大激励。现在,就要看怎么把这件事的利益最大化了。

褚苏眼珠转了转,回到自己房间里,提着开始写字,他要写一份信!

几天之后,京师一位老人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封信,看到这封信上那歪歪扭扭的字体,老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小家伙,做别的都很不错,就是这字写的真糟糕。”老爷子轻声嘟囔。

“领导,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老爷子的秘书在一边凑趣道:“八岁的小孩子能把字认全就已经很厉害了,字写的糟糕才是正常呢。”

“是了是了!”老爷子哈哈大笑,点头说道:“那个小家伙做的大事太多,搞得我都差点忘记了,他不过是个八岁小孩,八岁小孩的字体能要求什么?”

接着他一边拆信一边饶有兴致的说道:“不过,我倒是很好奇,这个小家伙为什么要给我写信,这是第二次了吧?”

打开信封,老爷子抽出信来仔细看了一遍,看着看着,他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然后他把信放了下来,手指轻轻的在办公桌上扣了几下,然后再次拿起信来读了一遍。

“这个小家伙,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老爷子抿嘴一笑,“不过,这是好事,如果按照他的计划来,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接着他皱起了眉头,仔细思考了一下,抓起了电话……

吴作刚今年四十多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有学历也有工作经验,是国家单位里的一名科研人员。他的研究方向正是半导体芯片。

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在一九六五年,中科院已经研制出来65型接触式光刻机。到一九八零年的时候,清华大学研制的第四代分步式光刻机精度已经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到了一九八五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分步式光刻机样机,普遍认为当时光刻机与国外技术差距不超过七年。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的话,光刻机的生产和制造未必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前途。可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一时段,大陆全面开放,外国的机电产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在‘造不如买’的思维影响下,光刻机技术和产业化停滞不前。种种原因影响下,电子工业的自主攻关,尤其是光刻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都被取消。国产光刻光源被卡在193纳米阶段长达二十年,这二十年是电子工业的一段黑暗期,资金断绝,技术停滞,科研人员自然而然的都留不住了。

吴作刚就是光刻机项目中的一名技术人员,他出身清华大学,后进入机电部45所,国内第一台分步式光刻机样机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只是电子工业的停滞,让他有一种悬在半空,不上不下的茫然,事业难成,前途未卜,吴作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如果年轻一些,他可以选择出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进修,或者学习,但是四十五岁,让他抛弃妻子,到外面未知的世界去闯荡,他实在是有点没底。不过留下来?留下来好像也不是很稳妥。自己一个科研人员,一辈子就和这些电子产品打交道了,难道让自己在办公室里捧着一杯茶,滋遛滋遛的喝到退休吗?

就在吴作刚犹豫不决的时候,上面突然下来了一个奇怪的通知。说是鉴于南方某些私营企业在电子技术应用上出现的进展,45所要组织一批人员到对方的电子厂进行考察。其中就有吴作刚一个。

听到这个消息吴作刚顿时有点懵了,考察?自己?自己是做科研的,从来都是和技术打交道,去考察什么?而且现在电子厂的现状他也不是不知道,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造不如买。从国外进口一堆东西,然后自己拼装一下就卖出去,自己一个科研人员去考察这个?实在是太莫名其妙了。

不过现在他既然还在职,就没办法拒绝这种要求,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吴作刚和所里的几个同事一起南下了。

在南下的火车上,几个人坐在一起聊起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考察。

“老吴,我怎么觉得这件事有点奇怪呢?”吴作刚的同事老赵说道:“之前没有任何消息,突然就让我们南下考察,考察什么啊?”

“说是南面有个公司,在电子产业上做出了成绩,一些产品已经销往国外,而且卖得不错。”吴作刚说道:“再多的我也不知道了,我也是突然接到了通知。”

“我倒是听说这个公司和万燕有些联系。”旁边的老关说道:“最近万燕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啊。”

“VCD是吧?”另外一个同事老胡问道:“我弄了一台拆开看过,解码芯片是米国货,一些核心元件是从霓虹来的。国产率不到一半!”

“啧,设备的国产率是不到一半,可是这种设备的出现,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出来的。”吴作刚说道:“我特地向一些海外朋友咨询过,国外的确是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设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