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朝天阙 九月流火 > 第102章 国子监做生意和耍无赖的(第2页)

第102章 国子监做生意和耍无赖的(第2页)

“你尽快去城里的地下坊间一趟,打探一下有没有甜儿的音信,尽快回复我。”

“喏!”阿蛮领命,快速离去。

三人一起跨上高马,顺着大路便走便聊。

殷十六回头冲李默余说到刚才的话题:

“默余,你说说看,这宝林寺难道是上天神佛住的不成?”

李默余抿嘴一笑道:

“这宝林寺可是禅宗佛教的重寺。它坐落于南粤韶关东南面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几十里的车马路程。是我大唐南方的佛教名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这一点,信奉佛礼之人无不知晓。”

因为其母的原因,殷十六对佛教的一些典故出处之类还是了解一些的。一提到禅宗六祖,他顿时来了兴趣。

“既然六祖惠能在此弘法,那此处岂不就是六祖的道场?”

“正是。”李默余道:

“据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我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宝林寺建成。

至我大唐唐凤二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得地主陈亚仙施地,宝林寺得以中兴。后六祖七十六岁坐化,其肉身被贴金塑造成真身佛像,供奉于这宝林寺殿内。”

李默余一气把这段典故说完,直听得殷十六和刘驰驰瞠目结舌。

想不到这和尚释行文所来之处这么有来历,难怪这殷老夫人对他重视有加了。

刘驰驰又问道:

“那梵僧智药三藏所谓的无上法宝又是什么呢?”

李默余答道:

“这一点,后人倒是未加考证。只是这宝林寺历代传下有三件镇寺之物,件件都可称得上无上法宝。”

“是哪三样呢?”刘驰驰被这李默余说得兴致盎然,禁不住追问道。

“一样是千佛袈裟。传为我大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珍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面上绣着上千个结跏趺坐式的佛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皆具,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

第二样为则天圣旨。这是我大唐则天皇帝于万岁通年元年,御赐六祖惠能大师的圣旨一道,贡纸材质,楷书首尾及边用锦绣绢绫装裱。

第三样则为七宝佛珠了。这七宝佛珠,传为惠能大师生前手持之佛珠,由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和菩提子这佛教中的七宝串制而成,通体温润,带七色祥光,能解人间万劫。”

他这一番介绍,只听得殷十六和刘驰驰“啧啧”感叹不已。

“这些个典故,你从哪听来的?”殷十六感叹之余问道。

“长安宫城里。”李默余平静地回答道。

“你去过大明宫里?”刘驰驰和殷十六更觉意外。

李默余微微一笑道:

“只是年幼时由于家族缘由,入过太学,当过国子监门生而已。”默余幼时的这番经历,从未向旁人道过,所以殷十六他们并不知晓。这时不经意说了出来,倒是把殷十六和刘驰驰吓了个够呛。

。。。。。。

三人正信马闲聊,不留意间突然从他们马前斜刺里窜出一人,那人来速极快,把他们的马都惊得激跃而起,险些把三人都挣摔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