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会有不着目地的示好,原先是她想差了。
太子坐下,同样喝尽杯中水:“大周江山看似稳固,可在皇祖母执政期间,也仅剩看似了。”
“日期北魏已宣布不再对大周称臣,南边的柔然国对滇北一带虎视眈眈。内里世庶相争,空损耗了一干国力。”
“说到底,皇祖母因着萧氏,对庶族的偏见太大了些。”
攸宁回身刚好看着太子的背影:“太子哥哥是希望我劝娘娘放下对萧氏的仇怨吗?”
“没错。”太子放下手中的把玩的茶盏。
“如此,我也和太子哥哥说一事。”攸宁靠着太子背坐下,望着窗外的万丈深渊,幽幽开口,“舅舅的身体在始元年之前,自胎中带出的旧疾早调养的大好了。可就在那一年,舅舅被人暗算,咳血昏迷一月,旧疾新症一块发作,自此,有了日日不得离药之苦。而主使之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毫发无损,诞下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的皇子。一度威胁舅舅的太子位。”
“那时的娘娘每见到那位被高宗置于膝上教养的皇子,估计日日都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咬牙切齿。”
“我知道这事后,每每想着,若是我与大兄五哥遭人算计成舅舅那样,母亲会如何,估计恨不得让那人一家都不得好死才好。这种心情,与当初纪皇后为救承宁牺牲自己的道理是一样。太子哥哥不可能不懂。”
“那么,娘娘最后是怎么做的呢?那人和她平起平坐了太后位,那人儿子还是占据了舅舅的位置,那人的家族煽动庶族对抗世族。这些,都只是攸宁外祖母一人的偏见之心,一人的耿耿于怀,一人的错处吗?”
“世人总是爱怜惜弱小,却不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样,太子哥哥还要我劝娘娘让步吗?坐看庶族爬上我们这些骄傲了百年的世家头上,耀武扬威吗?”
“难道,这么些年的亲自教养,太子哥哥也看不到外祖母对萧氏的容忍到底有多高吗?”
“恭帝无能,自己拖累死自己的身体。萧氏无知,自己耗费着福气。这些年,恭帝虽不能亲政,可排场用度上可差过一点半点?若萧太后真的毫无太后尊严,太子哥哥觉得,当初谁还可以逼死皇后!”
太子无言以对,对攸宁这种感情用事的想法他虽不赞同,也不能否认有错,只得到:“太子哥哥保证,日后庶族再不会与世族较真。日后的朝堂,能者居之,无世庶之分。”
回身摸了摸攸宁的发髻。
“两族之间的斗争,大周已经消耗不起了。这时,皇祖母一定要拿出态度才可。”
拍开太子的手,攸宁怒而回道:“说了这么多,赵煦你还是不能体会外祖母。外祖母那句气话果真没错,你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阿宁……”太子握紧了被拍开的手,“不是我一定要忤逆皇祖母,只是相较而言,大局更为重要。萧氏与恭帝的生死与我无关,我知自己早被过继在仁宗名下,所以皇祖母才会那般看重教养于我。”
“当局内忧外患,朝中可用之人极少。便是三公,也已垂垂老矣。下一辈的世家子弟,成器者一半,可当朝政者再减一半。军饷案的结果,阿宁,你应当都知晓了。”
“这样的情况,还重用世家子弟,无疑是大周在自取灭亡。皇祖母只是一时没想分明,被旧怨迷了眼。”
“阿宁,皇祖母有大智慧,若此时她未想明白,他日想起,这会使她后悔的。”
“阿宁,素来只有昭阳姑母可对皇祖母这些事,可姑母已闭门不出几月了。煦不知长主府发生了什么,但请你试上一试……”
“……”攸宁撇撇嘴角,“感情你一开始看上的说客还不是我……”
又摸上攸宁的发髻,太子哄了句:“你还太小,不宜牵扯进这些事里。”
“……”
那你还和我说那么多!攸宁气闷,说的让我去求我娘就没牵扯进来一样。还有,那个萧清瑜,只比她大一天吧!一天,她很小吗?
“母亲那里我可劝不动,太子哥哥可高看我了。”
攸宁起身行了家礼,准备离开,说了这么多,反正谁也没劝动谁……
走到门口处时,徘徊良久,才开口说了句:“再过九日,禹谟王嫡次子赵邕和湘潭王嫡幺子就大概要入京了。”
说罢,就跑开了。
留太子一人喝着壶中早已凉透的茶水。
等到后日,想必易储之事就该提上日程了。
近来更得谨慎行事了。
有时他也会想,若自己真是父皇的亲生子,这条路,会不会走的更顺畅点。
他不懂体会方太后苦心,可谁又能体会他的艰辛呢?
面对太后夫子老师以及朝臣谏官们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只有做的更好,也必须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