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的生父是薛道衡,不过从小就过继给了族人薛孺。而薛孺,是个典型的儒家学者,工于经史。杨广倒是记得薛收,却是因为当初薛收那篇《太平论》。当时杨广还斥责了一番,可后来,险些酿成第二次太平道。白衣弥勒差一点就冲击端门,从某种程度上,又证明了《太平论》并非虚言。
只是杨广后来不肯低这个头,所以就没有再想起薛收。
“这圣贤注……”
杨广往下看去,渐渐的,那张阴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似乎有不少人希望能被收录其中啊。”
这圣贤注主要是收录自春秋战国以来,圣贤事迹。被列为第一篇的圣贤,就是孔丘孔圣人。
如此一来,许多本在一旁,想看笑话的世胄子弟,开始动心了。
若能把自家祖上列入圣贤注,岂不是一种光大门楣的做法?李言庆已经和洛阳洛浦书馆立下文约,《圣贤注》共分为春秋篇、战国篇,秦楚篇、两汉篇以及两晋篇。两晋之后,不予评注。然则世胄大族,大都起源于两汉魏晋年代,若能名列其中,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于是乎,洛阳缙绅世胄,纷纷蠢蠢欲动。
同时,麒麟馆会在来年开春,编撰《奸妄注》,同样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将历朝奸妄评点。
主编者,正是李言庆本人。
其首篇奸妄,就是少正卯。言庆的言辞极其犀利,对少正卯做出严厉批判。
这也让许多洛阳士绅,心惊肉跳。谁家不出几个败类,万一被人家列入奸妄,那可丢死人了!
杨广看罢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最喜欢看朝中那些世胄狼狈模样,一想到那些人为了避免列入奸妄注,恐怕会费尽心思。
“这狂生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杨广想了想,对萧皇后说:“李言庆编撰此两本书,实大善之事。朝廷当予以勉励,就将百花谷周遭两千顷土地,一柄赏赐给他。让元文都从库府中拨款十万贯,以资助李言庆修书。”
“陛下圣明。”
“对了,荥阳郡郡守,可曾确定下来?”
“侗儿说,尚未有定论。”
“既然如此,就让杨庆接手荥阳郡守之职吧。”
杨庆,是杨广的族弟,杨坚堂弟杨弘的儿子。此人性情文弱,爱好风月……萧皇后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点头称是。杨广心情大好,当晚就留宿于宫中,直至第二日晌午,才返回正殿。
与此同时,萧皇后一封书信,也以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一连数日的好天气,给这寒冷冬季,平添许多暖意。
荥阳郡内的粥棚,陆陆续续开始架设。一开始,只是李言庆一人操办,但不久后,郑仁基听说了消息,立刻派人送来钱粮,表示愿意加入其中,行此善事。郑家之后,又有荥阳潘氏,管城崔氏、巩县尹氏,纷纷共襄善举。
数家豪门插手,使得这粥棚迅速普及起来。
正如王頍所言,杨玄感叛乱虽然已经被平息,可因这场叛乱而带来的恶劣影响,才刚刚开始。
大批田地遭遇破坏,大批百姓流离失所。
在短短一个冬天,洛阳治下百万人口,荥阳郡八十万人口,颍川郡八十万人口,一下子就缩减了三分之一。二百六十万的三分之一,绝对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随着这样计算有些不太准确,但是仅荥阳郡一地,就出现十余万流民,极大的增加了河洛地区的治安难度。
李言庆联手荥阳各大世胄,设立粥棚,虽无法改变流民状况,却能给荥阳带来相对的稳定。
由于这件事是由李言庆一手操办,这李大善人的名号,随之在荥阳郡传递开来。
不过,李言庆却无暇顾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