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又道:“你是雪中送炭,父汗很重情义,你日后就算有什么不妥处,父汗也会谅解,你过来的时机太好了。”
张瀚道:“也是多亏四贝勒成全,不然没有这般顺利。”
皇太极道:“我也是为了我们诸申。”他接着道:“你随我来一处地方,我带你去见个人。”
张瀚没有多问,和常威等人交代一句,不带一个从人,只叫人牵了自己的坐骑过来,与皇太极骑着一并出发。
在他们说话时,正白旗的护兵们将张瀚和他的随员们隔开,也护住了皇太极,当然他们做的不是很明显,不过张瀚的随员都经历过多次厮杀苦战,对这些心知肚明,在张瀚上马时,蒋奎和蒋义等人很想跟上去,但张瀚用眼神制止了他们。
所有的骑兵风驰电掣般的离开,门口又是一片寂静,梁兴和常威等人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陌生城池一片雪白,只有积雪的路边和院落里被踩出了很多马蹄印和脚印,露出了黑乎乎的地面。
张瀚与皇太极并肩而骑,他落后了半个马身,他们一路又驰回内城,折而向北,来回奔跑了三里来地,一直到内地最北处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这里也是一样有大片大片的木屋,女真人还很穷困,哪怕是赫图阿拉这个被他们称为“”的地方也是一样,只有少数的最上层的贵族住着砖瓦的大屋和拥的木制的高楼,多半人住的房舍
(本章未完,请翻页)都是木制,只有各个房子里都烧着灶,从屋角的烟囱里冒出阵阵白气的烟气,叫人感觉到在这冰封雪地的木制建筑为主的城池里还有着人气和人世间的温暖。
到了地方,远远看到一个大型的场院,里头站着不少人,外围是披着棉甲的旗兵们在维持着秩序,人数不少,旗兵也很多,多半都是披着棉甲,也有少量穿着青色或灰色箭袄背着弓箭的普通旗丁,按努儿哈赤现在的等级划分是分为九等,前四等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与明军军制相同,然后是第五等牛录额真,白摆牙喇纛额真,备御衔巴克什,第六等是白侍卫摆牙喇,代子备御,棉甲人。
第七等是白随侍摆牙喇,红摆牙喇首领,管牛录千总,千总衔巴克什。
第八等是披甲人,未携甲而来,徒步的未等披甲人,骑甲。
第九等是有骑的跟役和步行的无甲跟役。
眼前这些未披甲的应该是徒步的披甲人或跟役,也就是后来的步甲或旗丁,穿着棉甲骑在马上的便是披甲人,也就是后来的马甲。
披甲人身上的棉甲也会被漆成各种颜色,皇太极的部下就是纯粹的白色棉甲,或是镶白旗便有红色的滚边,眼前的披甲人身上各种颜色均有,显然是由努儿哈赤派下来的公中差事,各旗都出了人手。
看到皇太极过来,所有人都打千行礼,四大贝勒在天命元年就由努儿哈赤赐封,位高权重,不是一般的小贝勒或阿哥们能比的,底下才轮着辅政大臣和各旗固山额真。
所有人都看到了张瀚,在全部穿着旗人装束打扮的人群中,张瀚的汉人装束十分显眼。
张瀚眼中却是看到了一大群与他一样留着头发和穿汉装的人,不同的就是那些人全跪在泥泞肮脏的雪地里头。
这些人也看到了张瀚,这是一个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异类,张瀚的态度从容,甚至可以从容自信的站在旗主贝勒身后,尽管张瀚脸上和姿态也做出了一些恭谨的表情,但与其说是在奉迎,不如说是一些主动的叫人舒服的姿态罢了。
这种骨子里的自信从容,简直就是异类中的异类,跪着的人群中有一点轻微的骚动,他们感觉到了一阵错乱。
在人群正前方,有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原本坐在正中的椅子上,人群骚动时他顺眼看过去,先看到了鹤立鸡群般的张瀚,那人皱了皱眉,脸上满是凶戾之气,接着他又看到了皇太极,一张脸又是猛然间笑容灿烂。
张瀚正看到了这一幕,他没有料到人的表情能变化如此之快,又丰富到如此地步。
“奴才见过四贝勒!”
那人已经急步走了过来,他身上是湖南色的箭袍,裁剪合体,只是穿在这人身上怎么看都有些别扭,这人的女真话也说的很拗口,象是学着时间不久,虽然说的不错,但一听就知道不是他的母语,打千的动作倒是十分熟练,叫人感觉恭敬有礼,还透着几分亲热巴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