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重臣也都纷纷看向了李铮。
对于李铮要如何改变设想,他们自然是不清楚的。
“以前对商人如何征收税赋?”李铮笑着问道。
“针对商人征收赋税,朝廷并没有太过重视,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宽松,为三十税一,比如商人赚取三十两银子,征收赋税三两。
”
“而且对于那些商铺,对于那些小商小贩,朝廷也几乎是免税的。
”
“一直以来,对商税就未曾重视。
”
“我大唐国库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农民收税,还有盐,矿,油,这种主要为收入。
”
房玄龄老实的说道。
“以后,重点征收商税,十税一。
”
“自长安城开始施行。
”
“商人一旦全年足额缴纳税额,允许穿华服,取消曾经对商贾的苛刻,鼓励经商。
”
“不仅仅是售卖收入得税,商人开设工坊,布坊,酒坊等等,以出货所赚,收取赋税,同样十税一。
”
“当然。
”
“商贾想要经商,开工坊,必须在布政司登记造册,如若没有在布政司登记,意图逃避征税,一律严惩不贷。
”
“除此外。
”
“如若商人开设工坊招募工匠超过五百人,可适当减免赋税几分。
”
“如若在富裕内缴纳税额前一百商贾,孤,可赐予入东宫觐见,以示恩赏…”
李铮沉思一刻后,对着房玄龄说着他对于商贾税改的各种。
房玄龄起初是听着。
可随着李铮越说越多。
房玄龄直接站起来,也顾不得失礼了,直接从一旁拿起了纸和笔,将李铮的话全部都记了下来。
过了许久之后。
李铮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