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汉末争雄 >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10(第4页)

第一百一十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10(第4页)

有蕙质兰心的甄宓监视刘协,1切都将在赵旻掌控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

赵旻向老叔躬身行礼…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重温1下汉末曹魏的军制。

汉魏的军制体系可以分为地方军和中央军。

地方部队称作“州郡兵”,中央部队根据屯驻位置的不同,分为“外军”和“内军”。

外军指代屯驻重镇(邺县、许县、长安)的驻兵;内军则指代拱卫京都(洛阳)的驻兵。

内军即中军。

关于魏室的中军制度,何兹全、黄惠贤等学者曾有详细论述,咱们在前贤的基础上,再进行1些补充和探讨。

《3国志》有纪、传而无表、志,因此想要研究职官系统,1般需要参考《续汉书》、《晋书》与《宋书》。

幸运的是,《晋书》与《宋书》对曹魏的中军制度有1定的描述。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其中不免存在疏漏错误,但大体框架是完整、清晰的。

简言之,曹魏的中军系统由3部分构成。

其1是中领军、其2是中护军、其3是骁骑、游击将军。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

魏置为中军。

--《晋书职官志》

中领军是中军系统的首脑,负责控制中垒、中坚、武卫3营与5校尉营。

5校尉营即东汉的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5校尉在东汉隶属北军系统(负责拱卫京师),在魏世则隶属中领军。

魏始置领军,主5校、中垒、武卫3营。

--《宋书百官志》

中护军的职能相对单1,负责“主武官选举”。

可以视作配合中领军工作的辅助职务。

魏初因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

--《宋书百官志》

骁骑、游击将军的情况更特殊,只被记载为“领营、功高者居之”,至于具体所领何营,则语焉不详。

可知其地位应低于领军与护军。

魏世置(骁骑将军)为内军,有营兵,高功者主之。

先有司马、功曹、主簿,后省。

--《宋书百官志》

虽然曹魏中军的大体框架如上描述,但在不同阶段,领军、护军的职权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负责“主武官选举”的中护军,按理应该只具备人事职能,但实际在齐王时代(239-254),护军的权力极大扩张,开始“总统诸将”,与领军分庭抗礼。

其原因不外乎彼时担任中护军者,是权臣司马懿之子司马师。

下1章咱们继续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