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放心,某2人即刻传令、5日内必兵发北海国!
”
言罢,2人转身就走…
这2人已深受卫府雷厉风行的作风影响。
然而…
苟哥忙不迭拦住2人。
“宣高、元龙,你2人不必过急!
”
诚然如此。
他俩刚刚赶到许都便要离去…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使唤的。
刘晔作揖道。
“宣高兄、元龙兄,正所谓谋定而后动,某等应先制定此战策略!
”
同1时间,邺城大将军幕府之中。
袁绍与其人续弦刘氏,正在大将军府正堂内接见颜良。
迥异于功臣大多不得善终的西汉,出身于望族的东汉开国皇帝、位面之子刘秀对同样出身名门的功臣颇为优待。
因此,汉室与功臣联姻情况频繁,而偏偏东汉皇帝短寿者居多,所以渐渐形成东汉太后当权之局。
汉桓帝完犊子后,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之所以除宦不成反被诛,便是因为汉桓帝皇后、灵帝时窦太后之故。
汉灵帝皇后、少帝刘辩之母何太后同样想继承东汉这1“优良”传统。
而窦、邓、阎、梁4太后,更是东汉“太后当权”的典型代表。
前文所述之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音娜),即这4太后中的梁太后。
汉顺帝之所以饱受争议,7成原因来自于梁妠、两成原因来自于梁冀。
此非重点。
重点是:河北如今已隐现这种“太后当权”之趋势。
以是故,看似大老粗、实则极精细的颜良,瞬间便猜到了…
为避免袁氏被河北士人架空,袁绍已经开始着手布置其人身后之事。
简言之:袁绍已知自己药丸。
袁绍的情况,印证了颜良的猜测:
因为袁绍虽竭力振作精神,但跟随袁绍长达十年的颜良,还是1眼便看出,头发白了1大半的袁绍,内里到底有多么虚弱。
于是乎,颜良心中不由1凛。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袁绍之死,导致曹操直接向江东孙氏逼遣任子。
扬州是孙氏地盘,人所共知。
但因为建安5年(200)孙策猝死,因此继位未久的孙权,陷入“主少国疑”的困境,根基脆弱,内部叛乱不断。
袁绍死亡同年(202),曹操便公开向孙权勒索“任子”(即人质),实际是在试探扬州方面的底线。
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7年,下书责(孙)权质任子。
--《江表传》
此处的“任子”有些许问题。
因为按《孙登传》记载,孙登是孙权长子,且出生于赤壁之战翌年(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