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汉末争雄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1(第2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1(第2页)

诚如刘备麾下关、张2将对曹操的态度1般,曹、夏侯氏诸将,对袁绍同样恨之入骨。

3人并辔而驰,夏侯渊咬牙切齿。

“兄长、子孝,此番某等必教袁贼死无葬身之地!

夏侯惇眯起独眼,恶狠狠道。

“主公竟欲徒待袁贼病死,嘿嘿,即便如此,某等亦应使袁贼病上加病!

曹操的堂弟曹仁从牙缝中挤出1句话来。

“某纵使豁出性命,亦必教袁贼身首异处!

于是乎,同仇敌忾的3人策马扬鞭、径自赶往自家部曲所在的南军军营。

所谓南军军营…当然是由赵旻设立。

西汉的南北军制度,在东汉便被刘秀更改为北军5校制。

而原本执掌南军的卫尉,也随之而成为荣誉职位。

实际上,国家级及副国级的3公9卿,在东汉都是荣誉职位。

东汉的权力中枢实则是管军的天子、处理政务的尚书台、外加掌管司法的御史中丞、总检察官司隶校尉,北军5校便直属于大汉天子管辖,这实际上是东汉的中军制。

在战时,由大汉天子下发将军号、任命将军,再向主将发放自己的1半虎符,主将的1半虎符,与北军5校尉手中的1半虎符符合,方可率北军5校出征。

战后,主将交还虎符、天子收回战时赐予其人的将军号、北军5校返回北军军营,完美闭环。

注意:与服役的西汉不同,东汉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

汉末之所以大乱,除去那3点根源问题之外,朝廷将募兵权利下放给州郡,其实是明面上的最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东汉除外戚长期霸占的大将军、车骑将军这两个将军外,包括其余6重号将军在内,将军号皆不是常置之职。

平时只有北军5校尉,以及禁军虎贲、羽林中郎将及校尉,外加1个掌管帝都守军的城门校尉掌兵,这3部分共同组成了东汉天子的中军。

除大汉天子中军系统中的上述中郎将、校尉之外,其余武官平时通常是没有领兵权的。

至于南军军制…早已被取消。

呵呵,东汉的中军制如此合理,中央集权如此严谨,最终却仍走向灭亡…

这只能说明,没有最科学合理的制度,只有人心向背。

言归正传。

赵旻之所以在许都重设南军军营,当然不是想重启西汉隶属于卫尉的南军系统。

赵旻的“中军”,分“殿中兵”和“宫中兵”两部分。

其中殿中兵有虎贲、羽林、冗从、常从、武卫、领军、中坚、中垒、骁骑、游击等十校,也就是十营;

宫中兵主要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5校和左军将军营。

中军由中领军赵云直管,中护军张辽为副职,骁骑将军乐进主管训练。

平时,除赵旻及此3人之外,其余武将,除其人部曲之外,皆无中军领兵权。

当然了,等赵旻的亲儿子刘嗣长大成人,赵旻的这套中军系统将成为刘嗣的。

所以,赵旻的中军制比东汉还合理,他又何必多此1举?

赵旻建设南军军营只有1个原因,那就是北军军营已满、训练硬件设施已不敷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