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两面大纛迎风招展。
1面大纛字数较多,其上赫然为“辽东侯、平州牧公孙”。
这是公孙度的大纛。
由这面大纛可看出,公孙度根本不鸟大汉朝廷。
首先,大汉朝廷根本不承认公孙度自划的“平州”;
其次,这所谓“辽东侯”,实则是公孙度本人自封!
曹操生前,也不过表荐公孙度为“平宁乡侯”而已。
而另1面大纛内容较为简单,仅仅写着“度辽将军公孙”。
牵招的情报果然准确无误。
率军者,正是曹操生前所封的度辽将军公孙康。
身材并不高大的公孙康,扶剑牵马,昂然走到这无边无际的大军之前。
“呛啷”1声,其人抽出腰间雪亮的宝剑。
“众儿郎!
夺回辽西、右北平2郡,剑锋直指幽州,便在今日!
你等建功立业、授田荫子,便在今朝!
众儿郎,随我冲!
”
公孙康也并非1无是处。
至少其人还懂得如何喊营销口号。
而且,其人之营销口号,准确把握住了士家,也就是兵卒们的心思。
于是乎…
“建功立业、授田荫子,杀!
”
的呼喝之声,1时间沸反盈天。
数万兵卒齐声呼喝之声,尽管隔着78里地远,也还是传到了沮授、审配2人的营寨之中。
2人此刻顾不得惊诧,更顾不得破口大骂,那天杀的袁熙及田豫等人,而是迅速召集各自部曲中的校尉、军司马,令这些军中的中级军官迅速迎战。
“诸君!
敌军已近在眼前,某等速速迎战!
”
万幸,在经过去年卫府邺城之围后,这些所谓“精锐”的心,已经大了许多。
是以,这些“精锐”兵卒们虽然心中慌得1批,动作却丝毫不显乱。
更何况…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田畴辞封”事件中,曾先后出现4位关键人物。
即夏侯惇、曹丕、荀彧、钟繇。
这4位人物,无1例外,都是田畴的支持者。
这也是田畴“逆龙鳞”之后还能善终的重要原因。
世子(曹丕)以(田)畴同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