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七猫 > 第47章 砖木(第1页)

第47章 砖木(第1页)

梅江人家建房,最开始的准备工作是打地基。依傍山体,平整地基,必然解剖出大量泥土。如果土质好往往同时“放砖”。

在人类发展史上,筑土夯墙,晾晒土砖,烧制火砖,都是建造屋宇的方式。这三种方式虽然是递进的,但直到二十世纪,仍然是并行于梅江两岸。制作土坯、晒制泥砖,梅江人家称之为“放砖”,这是南方客家人建房的必备项目,就像是北方人割树皮砍木头做房子抵御风雪。

放砖的劳作,到敦煌这一代就没有了。敦煌对薪火说,你们这一代人,无法体验到放砖的美妙感觉,虽然它是一种劳累,但其实也是一种快乐!

独依说,自女娲抟土造人开始,人类就有玩泥巴的爱好,现在的孩子也喜欢玩泥巴,也是源自这古老的血统!你说的放砖,也属于这个血统!蒜头不知道敦煌与独依谈论的血统是什么,只是不经意说,泥土变成砖,砖变成房子,这房子就是站起来的泥土!

房子,就是站起来的泥土。独依为这个比方吃惊。而她不知道,他的父亲祝虎和灯花的后裔鲲鹏,正在为“放砖”的风俗所迷,仿佛教授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文化项目。“放砖”的风情画面,被这两个男人放进各自的文化建构之中,转化成文学创意或规划思路。而这些建构,皆源于蒜头的点评的金句:房子,是站起来的泥土。

但见蒜头沉醉在灯花的讲述中,手碗随之而动,似乎在回味那泥土在摩擦掌心的感觉。

南方的大地多是红壤,土方打下来,就是一个圆形的土丘。拉一头黑牛进入土堆,这土丘就活动起来,变幻起来。红色的土,黄色的人,黑色的牛,在南方的天空下像是升腾的云朵。在圆形的土堆中,人和牛在一起转圈,慢悠悠地走来走去,仿佛一个巨大的时钟,指针在互相追随,互相转动。

这真是古老的景象!添水,加草,练泥,做胚。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多个人合作。捡狗一般是上午采土,下午放砖。蒜头放学回家,就一起帮忙。

由土到泥,水是个关键。把铡好的稻草撒进泥堆里,或者舀起一大瓢水,洒向练制得渐渐粘稠的泥土里。看着父亲和黄牛反复踩踏,蒜头有几次想进去试一试,体会泥土在脚底下滑动的感觉,但总是被父亲制止。

最兴奋的事,就是替父亲拿“砖格”。砖格,就是砖模。梅江边,家家户户都会备着一两只松木砖格。建好了房子,这砖格收留起来,随时起用,比如修补砖墙,比如新建畜圈。砖格被泥石打磨过后,口沿光滑,微微弧形,松板上的松节像一只眼睛,亮丽而朴拙,挂在墙上,便是最好的艺术品之一。

蒜头兴奋地说,看父亲放砖,是他小时候的娱乐之一。只见父亲找到平整的地面一放,一把铁扎捞起大坨黄泥,叭地一声甩进砖格,两手左捏捏,右按按,软泥满框,手指沿着对角线划出两道杠,仿佛少先队员肩上的标志,然后轻轻拎着砖格,反复试提,突然模框脱出,一块方方正正的土砖像刚出锅的年糕,新鲜动人。

放好一块砖坯,砖格紧接着丢入木盆浸泡,用稻草擦洗一遍,摆到了砖胚的旁边,迎接下一坨砖泥。放砖时,往往两个砖格轮流着使用。

蒜头能帮上手的,就是替父亲摆砖格,扶砖格,洗砖格。要么就是向晒得起皮湿度不够的泥滩上洒水,然后用铁扎再搅拌一下。有时蒜头气力不足扶得不稳,父亲一脚踩下,噗,砖泥从砖格下边冒了出来,像一朵大蘑菇。

这时父亲就会一顿臭骂。有时砖格传递不及时,父亲就会说起那句口头禅:要是我像你这么木,早就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放砖是一个累活,父亲骂人,多是由于天色渐暗而目标未完。

如果阳光好,砖胚晒了三天就得扶起铲边,趁着边缘多余的泥土还未坚硬先行清除。这也是小孩子能够帮忙的环节。黄昏时分,蒜头放了书包,拿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旧菜刀,把砖块一排排扶起,砍削。完成的时候,整个晒场上砖头林立,很像书上的兵马俑。

但是,放砖收砖的日子很快打断了。一天晚上,蒜头放学回来,看到捡狗喝着酒,郁闷地坐在灯前,并不去屋场放砖收砖。灯花将一把松针支到油灯前点着,塞进灶膛,一边安慰说,烧炭终究是一时的,我们家建房再推迟一年半年,也不要紧,从你父亲病逝到现在,都推迟几十年了!你可不能犯事,队里安排的任务,就要服从啊!

蒜头听不懂,对父亲说,我们收砖去吧,我昨天点了,估计有八千多块砖了呢。捡狗说,没时间放砖了,你又还小,放砖的事要放一断时间了,我要进山去烧炭。

捡狗喝了一口闷酒,对灯花说,要是书声不上班就好了,队里派什么任务,我们家出一个,就能留下一个,不会像抓壮丁一样全都被抓走的,这样建房子的事情就不会中断。

正说着,门吱呀一声推开了,书声走了进来。蒜头欣喜地迎了上去,弟弟和妹妹也跟着喊叔叔,盯着书声手上的提包不放。书声从袋里拿出一包糖果,让蒜头去分了,孩子们一哄而散,仿佛过节一般高兴着,打闹着。灯花说,你哥正念叨你呢。

书声说,哥,砖放得怎么样了?我看屋场上一大片,该是差不多够了吧?

捡狗说,你还关心这事,不是当了公家人,不管家事吗?

书声知道哥哥生气了,但不知道所为何事,就问,到底怎么了?我们不是说好了,你多出力,我多出钱吗?

解放后不久,书声因为有文化被招进了蓼溪的木头站上班,成为国营单位林业公司的人。这是灯花家族第一个公家人。原有的三间土屋,一间住着有银两口子,一间住着捡狗一家五口,一间住着灯花和有银,还有半个厅子,是大家的厨房。书声迟迟说不上对象,就是看到难以容身。

书声不知不觉就像父亲一样,到了三十六七仍然没有成家,这让灯花焦急,更让书声忧愁。他平时多住在蓼溪单位里,但在河村建房,也是他迫切的愿望。为此,他跟大哥商量好了,自己在单位上班,攒钱出钱,哥哥在家里劳作,出力出工。这样的分工方案合理可行。

捡狗知道自己朝弟弟发火没有理由。他缓了缓,说,队长今天召集全村的男人开会,说是全国都在热火朝天地大炼钢铁,我们白鹭镇是山区,主要任务是供应燃料——木炭,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把木头上交集体,而且要派出一部分劳力参加全公社的烧炭队,我又是名列其中。

书声说,每年都派活,怎么都有你的名字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