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儿最后成了佛祖,然后白莲花呢?就那么甩了?”
“我保证,白莲花肯定没能成功嫁给灵儿。”
……
这种状况下,江夏很是欣慰,至少这些人士真正看剧了,能看出来这是一部好剧。哪像是最开始,一看人物性格改了,就全然不看,跟着吐槽大军去看《西游记》去了。
收视率逆袭冠军,也让整个工作室再次扬眉吐气。之前很多人跟过年似的庆祝江夏失利,现在看来就跟笑话似的。
江夏神清气爽,专门给江明打了个电话,本来说请他吃顿饭表示对限韩令的感谢。可江明压根没接电话,连个声响都没回。江夏也不介意,对于江明来说,现在就属于避嫌期,不能多跟江夏联系。
江明不跟江夏接触,江夏就自顾自的弄他的剧本。
在陈明说要整一个数字电影系列的时候,江夏第一反应就是上辈子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的几个数字电影系列。什么“女神捕”系列、“镖行天下”系列、“火线追凶”系列,这几部江夏只是知道,但没怎么看。他看的是“杨门女将”系列、“楚汉风云”系列、“水浒英雄”系列,以及他准备拿出来的“陆小凤”系列。
央视电影频道在那段时间出品了很多数字电影,拍的很多,光是“楚汉风云”系列,就足足有二十部,把整个秦末汉初的历史事件,都讲述了一遍。当时是胡军演的楚霸王项羽,杨恭如演的虞姬,吕后竟然是吴倩莲演的,最惊喜的莫过是赵高是王刚出演,李立群出演的李斯。
整个系列剧集长度可以弄成很长的一部电视剧,却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历史的画卷铺开,端得是精彩纷呈,磅礴大气。
当时江夏看电视比玩电脑要多,那段时间可没少看了这些数字电影,最喜欢的无疑是“楚汉风云”和“陆小凤”两个系列。
陈明让江夏写武侠类别的剧本,江夏第一反应就是四条眉毛的陆小凤。
古龙原著的陆小凤系列,一共有七部,分别是“陆小凤传奇(金鹏王朝)”、“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
与金庸相比,古龙作品的角色,特点更加鲜明,辨识度更高。仅仅是陆小凤系列中,能让大家记住的角色就很多,除了主角,拥有四条眉毛的陆小凤之外,孤傲的西门吹雪,表面老实的老实和尚,双目失明的花满楼,第一神偷的司空摘星,天外飞仙的叶孤城……一个个特征鲜明,血肉丰满。
本来江夏抄完《鹿鼎记》之后,还在犯愁抄哪本书,这下好了,直接就能淘换出来。
电影版的“陆小凤”系列,比原著要多出来三部,分别是“陆小凤传奇之陆小凤前传”、“陆小凤传奇之铁鞋传奇”和“陆小凤传奇之血衣之谜”。这三部的故事性也很强,不管有没有看过原著,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陆小凤的整个系列,每一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探案集。陆小凤就像是一个古代的私家侦探一样,被各种各样的麻烦找上门,然后去解决麻烦,也就是破案。
侦探破案的电影,总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至于武侠元素,更是不会缺少,光是“灵犀一指”的神奇性,就足以让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江夏摘写剧本的时候,是按照十部版本去写的,其实只拍原著七部也可以,不过江夏想着,反正不是自己掏钱,多拍点就多拍点。
陆小凤这么讨喜的角色,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江夏喜欢古龙的小说,就是比较喜欢这些特征鲜明的角色,比金庸的主角要更有魅力一点。也或许与古龙本人生活习惯有关,金庸是《明报》创始人,生活稳定,所以他的主角,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女人的乖宝宝,韦小宝是特例,不算。古龙不一样,爱喝酒,爱疯,浪子情怀,他笔下的主角也一样,爱喝酒,女人多,居无定所,随遇而安。
正如大家所说的,女人都喜欢坏坏的男人,所以古龙笔下的角色,很招女人喜欢,女人都不少。像陆小凤系列里,每一个故事都有个美女与陆小凤有关系,生活乱的一塌糊涂。
古龙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喜欢给男主角起女性化的名字。
金庸给主角起名字,一般都有个原因,或者说有个来源。比如杨过,字改之,就是“过而改之”,郭靖的靖,取自“靖康耻”。古龙的主角们,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花无缺等等,都是女性化的男性名字。
江夏自打跟陈明见过面之后,决定要写陆小凤,自然先回顾一下,然后才开始写。
原著第一部中,最先露面的不是陆小凤,而是在楔子里的几个人,月圆就想杀人的熊姥姥,说谎了准备忏悔的老实和尚,不吹雪却吹血的西门吹雪,以及引出整个第一部故事的花满楼和上官飞燕,然后借着花满楼的口,引出来有着四条眉毛的陆小凤。
金庸一辈子就写了十四部小说,古龙的小说少说也有六七十部,其中还有很多剧本。古龙有才,是谁都知道的,所以很多人都找古龙约稿。可古龙稿费拿的多,花的也快,所以他什么稿都接,还经常去写剧本来换钱。
《萧十一郎》这部比较知名的小说,就是先有了剧本,才有了小说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