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间屋子都飘散着带着浓浓酱香十分引人食欲的肉味。
李文琰圆圆的小脸露出大大的笑容,小声问道:“淼淼姑,你带得什么好吃的,怎么这么香?”这个小吃货,自从吃过徐淼淼暗中送来的烧鸡,就跟着徐文兄妹一起叫她姑了。
徐淼淼笑道:“酱鸡、肉三鲜饺子。快趁热吃。”
篮子里还装着干净青白瓷的碗筷。
董老王妃笑不露齿,目光里带着喜悦,柔声道:“你又送来新吃食,真是费心了。”
她身边的人也能带来肉食,只是远不如徐淼淼带来的好吃,且每次带的都不一样,光是鸡的做法,就已经有烧、香酥、卤、酱、炸五种了。
徐淼淼把碗筷放在桌上,“不止给你们,我们家也吃。”而后就去欣赏满屋的舶来品,让母子俩能够随心所欲的吃个痛快。
李文琰吃得不亦乐乎,见徐淼淼站在玻璃瓶面前站了一会儿,道:“姑,你喜欢就拿走。”
“这个不好。我不拿。”
李文琰扬眉自豪的道:“姑,我实话告诉你,整间屋子里的东西就属它最稀罕贵重哦。”
董老王妃望着儿子目光宠溺,笑道:“淼淼,之前有好些人向琰儿要这个天碗,他都不给,今个你没开口,他就要主动送你,对你实是大方。”
“天碗?”徐淼淼语气惊诧扭过身子,见桌上的酱鸡、饺子已剩不多。
酱鸡用的是三斤多的一年公鸡,皮薄馅大的饺子共四十个。
两母子的胃口可真不小。
董老王妃不减肥了吗?
“对。这是外国使者向本朝进贡的天碗,本朝只有两个,一个在我家,另一个在皇宫。”李文琰把最后一个三鲜饺子留给了吃得津津有味的母亲。
徐淼淼大眼睛精亮,射放光芒,娇笑几声,“这等工艺,也能叫天碗?”
李文琰问道:“工艺是什么?”
“就是手艺。”徐淼淼一时激动,竟然说出前世的词语。
董老王妃把最后一个饺子夹到了李文琰的碗里,优雅的拿丝帕擦净嘴,起身盈盈走过去,微笑问道:“淼淼,你有比这个手艺更好的天碗?”
“我见过。”徐淼淼总不能把空间里的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玻璃杯直接取出来。
董老王妃不再追问,道:“你家已经有了权势,要是能找到会做这样手艺的匠人制出天碗,去了长安就能够财权并收。”
徐淼淼直言道:“我家初入长安,如果有这样的手艺,不如直接献给陛下,坐享分成。”
董老王妃目光里带着几分欣赏,“不招摇。你很好。”
徐家一大家子人,从入往王府直到今日,都没有出过大门一步。
整个北地往徐家送礼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李静被降为郡王之后,金城大小官员无不派人来给徐家送贵重的礼物。
徐家大部分拒绝,只收了极少人送来的礼物。
刚开始这些达官贵人认为徐家是清高,后来得知徐家也收礼,不过收的是土特产、布、肉、蛋这类不值什么银钱的礼,便改送这些。
徐家收了礼当时就回了礼,泡菜、酸菜、籽瓜什么的,虽说是吃食,但却是独一无二的,让这些达官贵人即有面子还尝了鲜。
别人不清楚,王府上下都知晓,徐家当家做主的是徐淼淼,这么做的就是她,无不赞她聪慧低调会办事。
徐淼淼笑道:“我这不是向您学的吗?我就当您是在自夸。”
“瞧你这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一样。”董老王妃笑靥如花,把窗户打开,又将门打开,让肉味都散去。
三人去了前院的偏厅,刚坐下没一会儿。
门外传来男子焦急的说话声,“老王妃、王妃,下官有急事禀报。”
“进来。”
王府长史张瑞面色焦急,穿着便袍进来,见徐淼淼在场,倒没觉得诧异,行礼之后,道:“一个时辰之前,金城刺吏府来人告知下官,有两个老头在咱们府北街首饰铺门前撞墙而死,尸体的怀里有写着诋毁您名声的信。”
北街首饰铺在金城极有名,里面售卖的首饰来自本朝及国外首饰大匠手工做的首饰,款式新颖独特,价格只比同样材质的首饰贵两成。
从南地来的达官贵人都夸赞这家的首饰比江南的大首饰铺丝毫不差。
王府名下的商铺,北街首饰铺每年的收益排在前三。
大年三十,两个老头撞死在门前,十分不吉,定会影响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