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秦现阶段的战略重心在西方。
所以秦二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陇西,河西、西羌。
关中三秦地区以外,根本不会引起关注,更何况是异邦的领地,因此任凭秦歌在西部搞得风生水起,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中原地区连一点波澜与影响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
天下暂时会太平一段时间。
不过相对稳定的调整期不会超过三两年。
现在稍微有点野心的诸侯,都在厉兵秣马等待机会!
秦二世时间是如此紧迫,他对华夏地区战略,虽然没有西部强势,但是不能毫无作为,关中自古是天下必争之地,诸侯都会死死盯着这里,其中最虎视眈眈,也威胁最大的一个,毫无疑问是汉王刘邦。
十八路诸侯,汉王仅次霸王,汉中与关中隔着秦岭相望,汉军随时可能发起猛攻。
虽然刘邦遵守张良的意见,烧毁所有栈道,把自己困在汉中,以麻痹项羽和范增,但是按历史发展,只要天下出现动乱,他立刻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最快速度还定三秦。
秦歌弄走韩信,又安插陈平,其根本目的是为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他让刘邦活着离开鸿门,是为让其去对付项羽的,可别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刘邦对关中执念实在太强,秦歌所做的事情还不够,所要扩大三秦在华夏诸侯中的影响力与声望,让刘邦不得不放弃暂攻占三秦,而改成联合三秦共同抗击项羽。
大秦从来没有放弃对中原华夏的战略。
如果说秦歌对河西走廊以及西部地区是军事的硬介入。
那么秦歌对华夏中原地区就是以商业和文化为主的软介入。
这个过程,以商品、书籍、文化,取代铁骑与兵器,因为软介入不会引起警觉,渗透速度很快,还能积累声望。现在“炎黄商会”已经沿黄河以及黄河支流,迅速在各个中原诸侯国地区建立据点。
…………
韩国乃中原之中,堪称华夏之腹地。
韩都城叫阳翟,又被称作禹州,因为这里是夏朝的都城,而夏朝正是华夏文明,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所以韩地可以算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
韩成,韩国宗亲,秦末时起义,现在被项羽封为十八诸侯之一。
韩王成却高兴不起来,韩地位处中原之中,是华夏的腹地,这意味着自古以来,韩国就是诸侯战场。韩成土地是十八诸侯里最小的,他却同时与临江王、殷王、河南王、西楚霸王同时接壤!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四战之地!
其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封地,几乎把韩国给围住一半!
韩王成封地存在的最大价值,恐怕为中原诸侯提供缓冲!
未来天下一旦有变,韩地转瞬就会成为诸侯战场,所有企图反抗项羽的诸侯,都会通过威逼胁迫韩成来与项羽作战,而项羽想要与诸侯交锋也必须利用韩成来达到目的。
韩成国小军弱,谁都得罪不起,结果必难善终!
韩成心烦意乱,无心再阅木简,从书房里走出,登高扫视城市。
阳翟不亏是中原大城,虽然比不上咸阳之类的大城,但是这么多年始终保持活力,各地游学士子都会经过这里,无数豪侠才子络绎不绝。每次心烦甚至想放弃的时候,他只要看看这座城市,看看和谐繁华的街道,就会被重新注进新的力量。
其实对韩成来说,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趁早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