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一位年长的大臣开口:
“设立考核制度与监察等级,任何人都不可逾越法律的界限。同时,应该进行抽样检查,就像巡按那样,防止暗箱操作。”
李承乾点了点头,沉吟道:
“那就在监察机构设立两级监察制度吧。一级监察负责监管地方官员,二级则监督一级监察官的工作。形成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机制。”
一个年轻的御史大胆地提出了观点:
“殿下,还可以推出一项激励政策。比如凡奴仆提供奴主违法行为的证据,就可恢复自由之身,以此鼓舞民心和反抗不公。”
李承乾露出赞赏地看着年轻御史,点头称赞:
“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民心助朝廷,朝廷匡正义。”
夜色朦胧,青州城一座古老的豪强府邸中,灯火通明。
坐在书桌后的官员杨忠富满脸疲惫。室内装饰奢华,金银器皿随处可见,桌上放着一封富贵人家送来的密信。
门外捧着烛火的豪强大族耿直模样恭敬地走了进来,说道:
“杨大人,这是我家主上的一点心意,以表对您费心费力维持和繁荣本州秩序的感激之情。”
杨忠富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地回答:
"耿直,豪强老兄还挺看重本官的。然而现在禁奴令犹如犁地之犁,已在全国颁布禁止,我为你们守住这条线可是增添了无数麻烦啊。"
耿直微微一笑,表现得十分贴心:
“世人总说义举耗费钱财,却不知长远之计实为富贵之根。实际上,依众家的情谊,杨大人所说的“麻烦”自然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官员意识到话中有所暗示,明亮的双目半眯起来:
“你这番话的意思,是打算让我与州内诸位大人一起,对过去之事绝口不提,而私下依旧进行那些勾当吗?”
耿直轻声一笑,点头示意:
“杨大人真是聪慧。今后的奴隶交易自然由我们掌控。您虽受国恩,但外人难以知晓其中隐情,反倒是进贡丰厚才是顺理成章。”
杨忠富面露难色,贪婪中带着犹豫:
“我们这里所说的交易虽是私下进行,但倘若其他地方官员受到太子的监察更加严格,我还真有些担心……”
耿直赶忙打断他,声音中带着坚决:
“放心,除了其他豪族,其他州的一些大人物也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只要你我相互依靠,就算皇上也难以保证法律中的天平不倾斜。”
杨忠富深深叹气,忧心忡忡,思绪沉重: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日子可真够我们提心吊胆的。”
耿直慢慢退后,关上房门:
“愿与杨大人同舟共济。”
砰的一声,门被关上,房间里再度恢复寂静,只有杨忠富沉重的呼吸声与花窗透过的月光相互交织。
长夜漫漫,青州边境外的古镇一处昏暗的院落内,耿直的影子在灯火摇曳下显得格外修长。坐在他正对面的是之前与杨忠富会面的豪强代表,他们的对话在安静中透着一股凝重。
耿直轻声且冷静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禁奴令下达以来,过去的利益渠道已不再可行。当下,最佳的办法便是以其他形式保留奴隶带来的利润。”
代表中的一位微微点头,嗅到了一丝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