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前前后后去了七八位媒人提亲,皆被李进说:“我有未婚妻。”给打发了。
一位个头瘦小的官媒上了门,她咯咯笑着开口道:“恭敬李状元,贺喜李状元。妾身上门来为李状元凑个双喜临门呀。”
李进不悦地道:“你请回……”
媒人打断了他的话,赶紧说道:“这个可是刘丞相的孙女哟,刘元娘年方十四,长得貌美如花,品性贤良淑德。”
李母有些心动了,刘相的家世和人品都好,能娶刘相的孙女,未来儿子的前途不可限量呀。
李进摆手,“我有未婚妻,实在抱歉,有惭刘府的青睐。”
刘母急了,她道:“进儿……”
“母亲,这事由我决定。”
李进担心母亲同媒人订下亲事,他将媒人推出了大门,塞了几两银子在媒人手上,“慢走。”
李母怔在破屋前,她三十多岁,一张瓜子白脸失了光泽,圆眼角还有几道皱纹。
自从李进的爹死后,李母日夜做针丝,以换得银两给儿子买纸笔,生生将如花的容貌,耗成了半老徐娘的模样。
她见儿子毫不犹豫地拒绝着一门又一门的亲事,心中升起不好的念头来。
“进儿,你同娘说实话,你怎么不答应这些说亲?”李母小心翼翼开口问,她接着又道,“我们不是早就说好的吗?你上了榜就成亲。”
李进沉默不语,面对母亲的质问,他很内疚。
李母指着外面道:“你连刘相家的亲事都拒了,你难道不知道,娶了刘相的孙女,未来,你就能做丞相呀。”
她又急又气,一张脸更加苍白无血。
李进看了母亲消瘦苍老的脸,他心中十分惭愧,喃喃道:“母亲,儿子为官后,买几位下人回来伺候您。”
“不,我不要下人伺候,我只要你娶妻生子,成为一人之下的丞相。”
“娘……”
“说呀,你怎么不愿意娶妻?”
在李母的追问之下,李进只能说了实话,“儿子心悦冯三娘。”
李进这句话像一个惊雷劈在李母的头顶,炸得她双耳翁翁作响,她双目呆呆看着儿子。
李母自然知道冯三娘,去年儿子拿了不少银子回来,说:“这是高阳侯府少夫人冯氏付的束脩,请我为她的两位小侍卫开蒙。”
当时李母惊讶地道:“这个冯氏行事不同寻常人,给这么多银子为侍卫请先生。这两个小侍卫多大了,还不识字。”
李进便为母亲讲了一下冯三娘的事,“她出自安国公府,是二房的嫡女,奉旨嫁入高阳侯府为少夫人……”
半晌,冯母才道:“冯三娘她已为人妻,传言性飚,人丑,你到底看上她什么?进儿,你是不是中了她的蛊?”
“娘,那是你不了解冯三娘,她人有本事,心地善良。”
“那又怎么样?她嫁人了。”
“她夫君对她不好。”
“那也是他们夫妻间的事,难道你要一直等着他们分开,你娶她?不,不可能,我不答应。”
李母越说越急,气得哭了起来,“除非我死,不,我就是死了也不愿意。”
李进低垂着头,喃喃道:“可我心中只有她呀。”
李进对母亲讲着冯三娘的点点滴滴,说她有多能干,多果断。
他还说,如果不是冯三娘相助,他今年不一定能考上状元。
李母道:“进儿有多优秀,没有人比我清楚。没有她相助,进儿也一定能成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