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娴嘴上说好,但她哪儿会成天出去吃饭?
她到底是嫁人了,姜家那边,总是回去做什么,无论顾家大哥大嫂还是姜家一家人,自然对她去都是欢迎的,但姜娴不爱这般。
姜家是个大家庭,便是嫂子们不说什么,可嫂子们也没有隔三差五回娘家啊,她这般到底不太好。
至于顾大哥家,她倒是也去,但也和去姜家一般,不会每天去,大嫂照顾大哥孩子们,再照顾一个她,不累吗?
姜娴也是到了华国,有了这些亲人后,才情不自禁的去替亲人们考虑这些,她并不觉得难受,相反,这种牵绊和为别人着想的心让她每每有一种踏实感。
姜娴先去了后院。
药田被她提前规划成了三大块。
分为大中小。
最大的那块,专门种一些普通些的药。
因为早就在思索着种药的事儿,姜娴年前就开始了,早起去山里的时候,大多时候,便有意识的采摘那些好生长,但用的快,还不怎么容易获得的药。
好比刺五加,深筋草,血藤等,前者能预防和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中者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后者有补血益气等功效。
占据位置稍稍小点儿的“中”地块,姜娴就准备弄点不是那么好生长,用的也不算多的珍贵药材。
好比如金边灵芝这般的,她尝试着把那些菌群弄回来了,看能不能复刻,还有茯苓,它们也属于一种菌类,主要生长在松树根上,姜娴已经寻摸到了合适的,但还没弄回来,这些日子顾珩不在家,她可以回去找哥哥们帮忙。
至于金线莲,她就不准备种了,若是需要,回去找四哥便是,四哥有多少定会给她多少,还不收钱,给她打理的好好的。
最小的一块地方,说起来只有最大的那一块的十多分之一大小,这里可算是寸土寸金了,里面是姜娴用来种山参的。
野山参何其的珍贵,无论是从澜国还是华国的关于三环山的传说中,都有百年人参的影子。
姜娴也不是没仗着自己对三环山好山参药性的熟悉,到处跑动,去找那所谓的百年人参,但事实证明,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但姜娴也不是啥也没找到。
于是,姜娴找到了三株十年往上的参,两株大约十年过了一些,昨天跟顾珩一起,晚上又去山里走了一遭,运气不错,找到一株大的,这一株怎么着也有三十年。
这会子,就被她呈三足鼎立之势,种在那一处泥土里呢,不过三株山参,哪怕种的松散,给它们留足了生长的空间,但,也只占据了一个小角角,就等着它们某一天开花结果,百年人参算了,几十年的人参还是要得的。
这一处她致力于打造一个参房,往后若是有机会得了更好的鲜人参,也可以种在她的参房里。
看了眼人参的状况,见其他两株状况还好,在她新营造的这片土地上长了一些日子,并未出现什么适应不良的情况,甚至最早种进去的那一株十年份的,周遭的人参叶子已经有些微的支棱起来了,不再耸拉着,姜娴心里颇有些放心。
至于中间那一块地里,金边灵芝那一块地界的腐土,挟裹着金边灵芝幼芝,已经被姜娴弄回来了,具体若何,还得再多加观察。
至于最大一块地界的移栽工作,姜娴做起来就很迅速,这些个草药不是那么金贵,生命力顽强的很,前一天种下去,给点儿水,第二天就能支棱起来。
忙完了一茬,姜娴又去倒腾池塘子,吃塘不大,呈半圆形,本来顾珩还说,要不在塘子周围弄点石头桌子和凳子,摆着也雅致。
结果,被姜娴阻止了。
别看她长得挺“曲高和寡”的,一副美得不行的模样,但实则就是个俗人,俗气的要命。
什么钱啊爱啊,她都贪婪的很,都想要。
这般模样,她装啥雅人?所以,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顾珩的提议。
然后,她也想好了,周围就种两三棵大水杉,水杉木上种上石斛。
塘子里种上鸡头米和荷花,一两年内就能成气候,到时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她何愁没有药材用,何愁,咳咳……卖不上钱?
过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姜娴就准备回娘家去了。
这么久的时间,没错,姜娴依然没学会骑自行车,所以她必须得回家去,因为她得找五哥带带她。
回去之前,姜娴一早起来,蒸了红枣花馍,结婚的时候,顾珩在家存了好多的粮食。
什么面粉、大米都是不缺的。
这些个,自然不是在村里弄的,那般太扎眼了,都是顾珩在外面花钱买的。
顾珩有私下跟她说过,如今云杉负责这一条线,他若是想要什么粮食肉食,找他去拿都是啥价进来啥价卖给他的,若不是他执意给钱,云杉还不要呢。
不过,顾珩这人做事一向讲义气有底线,断然不会做让自家兄弟朋友吃亏是事情。
许是因为这几点,姜娴发现,他的那些朋友们还真的对他蛮忠心的。
旁的不说,那些看起来品相比较好的粮食,顾珩不用她说,都会自己带回来。
毕竟,天灾人祸的谁也不知道,家里囤点粮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