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我生君正茂
接下来的几天,黎华首先给毕文谦找来的并非外国的高中课本,而是中国的大学通用教材……以语文类和政治类的书居多。
这……又是几个意思?瞧着黎华波澜不兴的脸,毕文谦在肚子里琢磨了一阵。
不过,无论是什么教材,只要拿来看了,就会有用处。就像马克·吐温的那个笑话:所谓经典名著,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读过而不去愿读的东西。现在的毕文谦,就很希望别人知道自己“读”过很多书,这样,将来他说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甚至惊世骇俗的话来说,才不会给人无根之萍的第一印象。
于是,他来者不拒。
翻开教材的扉页,那不太显眼的位置上,有着蓝黑墨水的钢笔签名,端端正正的行楷,“彭黎华”。
她自称的……化名。
大约浏览了一下书眉里的笔记,那一手漂亮得让毕文谦自愧不如,极有主心骨的钢笔字,让他选择相信,这就是黎华用过的教材。
她也是一个惜书的人。
但彭黎华并非她的本名——如果她自己的说法可信的话。那么,在这个年代,这个岁数的人里,哪一类群体最可能使用化名呢?
想着,毕文谦摸了摸扉页上的签名。
于是,他安静地读起书来,这一读,就从86年的1月翻进了2月。
2月初的早晨,申城的阳光射不透空气里的冷意,稀疏的阔叶树里有麻雀的叫声,伴随着广播里播放的音乐,依依有晨练的氛围。
从宿舍一路走进录音室,黎华先于毕文谦的视线,指向了新多出来的一个唱片架。
“来听听,你要的日本唱片。”
架子上排满了黑胶唱片,一眼看去,很好,很强大。
毕文谦带着怀旧,甚至考古的情怀,走过去,伸出食指,从那一张张唱片上拂过。
“都是原版。”黎华的目光也随着毕文谦的指尖而游移,“她们把近5年来,上过日本公信榜的唱片全买了回来。听说,日本文化科学省的官员对这事儿挺热心,主动帮了不少忙。”
文化输出的事情,对于还处于经济巅峰的日本来说,算得上是和政绩有擦边球的了,何况输出对象是颇有文化渊源的中国,那边的官员不闻不问才是怪事儿。
不过,毕文谦原本想的是请唱片公司去日本买一些唱片来,只不过为了让自己的想法更高大上一些,他把买说成了引进。
结果,唱片公司似乎就真的搞成了引进!
看着眼前的一张张唱片,看着自己的脑洞成了现实,毕文谦仿佛又一次切实地看到了挥动着翅膀的蝴蝶。
松杉千春、长渕冈、松甜圣子、谷村新斯、竹内玛丽亚、松任谷优实、五轮贞弓、山下大郎、山口百慧、河合奈宝子、吉天拓郎……
随意拣出一些,毕文谦便看到了不少自己耳闻过的名字。不少人的唱片,出现了远不止一次。
把握着这些唱片,隐约中,毕文谦仿佛看到了日本80年代的流行音乐圈的轮廓。
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