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宗四十上下年纪,中等偏高身材,圆脸微胖,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透着精明。[
这黄承宗算是熟人了,见过几回面,后面这位没见过的,是一位年纪与泠儿相仿的少女,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仿佛会说话,嘴角微微上翘,微笑时,两腮现出浅浅的酒窝,鹅蛋小脸白净中略显苍白,文静秀气,温婉可人。在她后面,还跟着个小丫环。
“好一个美人坯子!”诸葛军心里赞到。
黄月英给他和泠儿介绍了这位女子。她叫黄小婉,黄承宗五个儿子,只有这一个女儿,排行最小,是他的心肝宝贝,对她极其宠爱。他家住在襄阳城里,黄小婉没到过乡下,听黄月英说家里有个小姑子,邀请她来玩,黄承宗就带她来了。
泠儿也是个可怜孩子,从小没有个玩伴。诸葛亮家教极严,极少带她外出,附近村里也没有和得来的女孩。就是和诸葛均腻大的。此刻见了黄小婉,喜上眉梢,急忙拉着她到自己房里去了。
客厅里有点冷,诸葛军吩咐加了个炭盆,感觉好了许多。
黄承宗听黄月英说香皂是诸葛均明的,不由对他投来奇怪的目光。按他以前的印象,诸葛均就是个浪荡的毛孩子,说他能明这样有用的产品,他心里直犯嘀咕。当他侧面打听出,诸葛均是从一个道士那里学来的,这才释然。
诸葛均对他介绍了香皂的基本知识。
香皂主要分为六类,普通、细研、浮水、油性、透明和特殊香皂。诸葛均介绍了自己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生产香皂系列产品的打算。
黄承宗异常高兴,以他商人的精明,知道这其中巨大的利益。他试探着打听香皂的配方,并提出由他来投资一起生产。
诸葛均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配方是自己吃饭的本钱,当然不能外传,就推说家兄诸葛亮说不同意外传,他临走时交代要自己生产。但产品可以由黄承宗包销。
黄承宗见他拿诸葛亮说事,也不再勉强,能包销产品,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两人议定了价格,诸葛均说价格还可以降低一点,但是必须见货付款,不能拖欠。
黄月英起草了契约,两人签署了名字。黄承宗带走了一些样品,留下2oo两黄金,说是预付款,叫他们尽快大量生产。
黄承宗要走了,黄小婉和泠儿十分投缘,在城里又待的烦闷,提出要住几天。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吩咐丫环翠翠照顾好小姐。就走了。
送走了叔父,回到屋里,黄月英望着亮闪闪的金子,心里有许多感慨。她出身富贵,不太在意金钱,可是出嫁后,她负责管家。诸葛亮的心思不在治家上面,生活已经紧张多年,在众多亲戚中抬不起头来。这两天,她正为生活愁,小均一下子弄来这么多金钱,她心里十分高兴。
黄月英欣喜地对诸葛均说到:“小均,你真有本事。那个道士也真是个奇人,你能遇到他真是你的福分。”
诸葛均叫来福伯,将工厂的图纸交给他,让他负责此事。说到:“福伯,你去招聘5o个工匠,按照这个图纸建造。另外招收8o个青壮家丁,待遇按照你们以前的标准。以后就由你管理他们。一会儿,你去我二嫂那里支取费用。另外再支取四千文钱,(汉朝通行五株钱,一两黄金价值1347文五株钱。)你们四人每人一千,补贴一下家用。”
福伯今年51岁了,诸葛亮父亲在世时就在他家了,是个可靠的亲信之人。他不知道诸葛均要做什么,只知道他家里一直不富裕,这么大的开支,有点败家的感觉。他想提醒诸葛均,但是他是下人,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一时沉默着没说话。
诸葛均了解福伯,很快猜到了他的想法,笑着说到:“福伯,你放心,钱财不用愁,你尽管照我说的去做。不过,快到春耕了,招人会不会有困难?”
福伯谢过后,又说到 :“招人的事,你尽管放心,不要说诸葛家的名声好,现在待遇高。就是每天三顿饭,就不愁没人来。”说完忙去了。
下午,诸葛均来到嫂子房中,商议事情。商议完后,出了黄月英的门,正要回自己房间,却见泠儿在她的门前招呼自己。
进了泠儿的屋子,见到黄小婉,就打了个招呼,她福了一下回礼。
望了一下泠儿,正要问她有什么事,泠儿先开口说到:“三哥,你看这几个图样可好?”
他一看,还真不错,花样简单美观。就夸到:“很好,泠儿真行。”
泠儿说到:“不是啦,婉儿比我画的更好,这几幅都是她帮我修改的。”
诸葛均故作吃惊的说到:“不会吧,在我心里,泠儿就是最能干的了,难道还有比你更聪明的人吗?”说完,看着黄小婉。”
黄小婉被人当面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又见他直盯着自己,不由得小脸微红,略显苍白的脸上现出一抹红晕,更增娇艳。她腼腆着没说话,只是微微摇头一笑。
诸葛均见她脸红,也不好意思再看她,就转头对泠儿说到:“你可得好好向表妹学习了。”
泠儿说到:“是呀,婉妹可聪明呢,她的诗做得好美呐。”
这时,黄小婉忽然轻声说到:“我比你大一个月,是你姐。”瞬间小儿女神态毕现。
诸葛均觉得她十分可爱,就说到:“你的诗真写的那么好?让我来看看。”
泠儿笑着说到:“你哪里懂什么诗词,看也白看。”她知道自己的三哥不喜欢作诗。怕他出丑,所以这样说。
诸葛均笑道:“那不一定,这两天,我忽然来了灵感,不仅会欣赏,还能作诗那。”
泠儿说到:“行了吧你,快别献丑了,别让婉儿笑话。
诸葛均心想,我是不会作诗,可李白、白居易、柳永他们会,我抄来震一震你们。
想到这里,他正色的说到:“听好了,我昨晚做了一词,念给你们听,请两位大家指正。” 说着,他轻声朗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