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先看哪个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富而不懂设置则耻,官而不谙管理亦羞

【原文】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

【注释】布置:运用。

【译义】人都希望自己显贵,但是请问一旦做了官,要怎样去推行政务,改善人民的生活?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一旦富可敌国,要如何将这些钱用到有益之处?

【评析】人人都想做大官,官岂是好做的?“官”就是“管”,管要管得好,莫说一个城市,便是一个村子,你有能力管得好吗?就算让你干个市长吧!台风洪水怎么办?交通混乱怎么办?经济萧条怎么办?突发灾害怎么办?双手一缩,高台一坐,这算是官吗?若不能把一个地方治理得富足安乐,不但百姓要揪你下来,上面也要更换你。贵而无能,官而不管,则贵无非是羞,官无非是耻罢了。

人人都梦想大富,然而要这许多钱来做什么?吃好的喝好的也有个限度,如果狂*烂赌,富而何益?倘若是为了让他人瞧得起,无非是自卑作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的人连真实的自我都没有,又要那么多外界的东西干什么,不过活得更虚伪罢了。求富是很多人的愿望,但是应该要明白为什么求富。改善生活是当然的,但是生活不愁以后要如何呢?金钱可以做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事,富有的人可曾想过这一点?

用功于内者心秀,饰美于外者心空

【原文】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注释】饰:装饰。

【译义】在内在方面努力求进步的人,必然对外在事物不会有许多苛求;在外表拼命装饰图好看的人,必然内在没有什么涵养。

【评析】在心灵和修养上谋求进步的人,对于外界环境的美丑好坏不会计较,对于他们而言,生活简单便是好,因为他们内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追求。有的人以为内在的精神生命太过理想,太过虚幻,其实并不如此。内在的精神生命往往较一切外界的事物更贴近我们的生命,而且更真实,即使是富人依然要过精神生活。它并非纯是虚幻的,不因外界现实的好坏而受到影响。如果它被影响,也是我们让它改变的。它是我们自我可以掌握的能力,有了内在的生命,就不会太执著于外在的粉饰。因为在他心中的美好,又岂是外表的美好所能比的呢?

至于太过于注重外表修饰的人,往往内在缺少真实的知识。这么说并不是反对外在美,而是内在有真实生命的人,不会对外表的注重,到了超越自然而废寝忘食的地步。注重外表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对自己不信任,一是相信别人注意的只是自己的外表。追根究底,这两种情形都出自于内在的空虚。精神充实的人,他喜欢玫瑰,也不厌恶野草,因为他在玫瑰和野草中都看到了生命,但是他却无法从脂粉上看到生命。

莫惟学文而离道,勿以取艺而弃德

【原文】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注释】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行:是行为。忠、信:是品德上的训练。志道:立志研究真理。据德:做事依据道理。依仁:绝不偏离仁恕。游艺:以六艺作为娱乐。

【译义】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教学生文学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求学问的次序,现在只剩最后一项的学艺罢了。

【评析】文代表知识,行代表行为,忠、信则是品性上的修养,这四者涵盖了人由外到内的全部,是孔子教导学生的科目。然而现代的教学则不然,仅注重外在知识的获取,较之孔门只是初步,所以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运用知识,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性,也不明白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知识在他们手中,就像将车子交在不会开车的人手中一样,只会一路撞死人。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为学的次序。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言,这六者必须以前面的志道、据德、依仁为本。道是一切学问所由生的,仁德是一切行为的根本,艺则是用来娱乐自己的工具。只取艺而弃道、弃仁、弃德,可说是将一个人的心和脑去掉,只要他们的四肢。如此如何追求真理,创新学问,循则做事,不过是个会动的木偶罢了。

士知学恐无恒,君于贫而有志

【原文】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注释】知学:知道学问的重要性。

【译义】读书人既知道学问的重要,却恐怕学习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评析】有人讨厌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求生,学到一定程度,能混口饭吃也就够了。读书只为充颜面,出国是表示自己毕竟也留过洋。知学,乃是知道学问本身的重要性,既不是为吃饭,也不是为颜面,而是感到读书有助于对生命的拓展,理想的推行。这样才会学无止境,才是知学。知学之后还要有恒心和毅力,否则徒然知道学问重要,却无

恒心去追求它,也是无用的。追求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能从学问中得到趣味,那么即使不让你读,你也会偷偷地去读,恒心、毅力自是不待求而有了。

孔子在陈绝粮,子路很生气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的时候吗?”孔子回答道:“君子固然免不了有穷的时候,却不像小人穷的时候,什么无耻的事都肯做。”事实上,君子往往穷的时候居多,因为他不取不义之财;小人却富的时候居多,因为他不问事理,只要有利可图。穷并不可耻,只要穷得有志气,有节操,不做可耻的事。然而现在人的观念中却是“笑贫不笑娼”,因此,社会上,肉体不为娼,行径却如娼的不知多少,不穷而滥,连小人都不如的更是不计其数。

盛衰之机贵诸人谋,性命之理讲求实用

【原文】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注释】性命之理:形而上之道,讲天命天理的学问。

【译义】兴盛或是衰败,虽然有时和运气有关,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形而上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是讲求这方面的学问,一定要它能够实用。

【评析】所谓运气,无非是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不是我们所能选择,或者加以改变的,但是属于人和的方面,却是我们所能努力的部分。天时地利的变数是固定的,而人的变数却可以由零到无限大。如果天时地利都在极佳的状况,而属于人的部分是零的话,所得的结果仍然是零。反之,人的努力无限大,即使运气不佳,所得的结果至少也不会是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去做毫无希望的事,那么也要有“为而不有”的胸怀才是。天下事本难逆料,有些事看似顺利,做时却困难重重;有些事看似无望,做时却左右逢源。总要尽人事而听天命,若连人事都不尽,十之八九是要失败的。

讲性命之学,不可完全走到崇尚玄虚的境地。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所以驭器,器所以用道。就如人有精神肉体,不可偏废,若是偏废便不成人形,也不成有生命之物。学问也是如此,无论偏于形而上,或偏于形而下,都是一种不平,用之会走向了无生机的状态。必须两者并重,才能活泼地生长,不致空洞而死滞。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按末之学无益身心

【原文】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注释】衍:过失。干:违犯。宪典:法度。

【译义】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触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意体法,以免犯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改善的力量,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把精力浪费在旁枝末节上。

【评析】“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刑可以作刑法,亦也可以作礼法解。意思是君子念念都在礼法仁义上,而小人则处处想到小惠利益。人的行为很容易有过失,倒不一定是触犯法令,因此,要做到行不逾礼,必须时时规饬自己的身心。若是心不怀刑,往往会怀惠循利,顺从私欲,一不留心,便犯下过失,而使自己后悔。所以,君子心中总有一个法则在自我约束,避免像小人那般胡作非为,肆无忌惮。

所谓枝末之学,是指对一个人的身心无所助益的学问。现代许多人书读得多,却无法治理自己的心,控制自己的身,往往让自己的心迷乱,投掷在声色犬马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都是因为不能务本,专事学习枝末的学问,不知为自己订立目标,只知放纵身心的享受,这都是属于修身的范围。学问之道先谈修身,能将自己的身心掌握住,才能谈到其他。

鲁如曾子,贫如颜子

【原文】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注释】鲁:愚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