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春秋左传集解 > 第24章 审分览2(第4页)

第24章 审分览2(第4页)

大理:官名,掌治狱。

匡:匡正,挽救。

能不能:指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

幽:幽隐,隐蔽。诡:诈伪。愚:欺骗。职:通“识”。

听:

治理。

嬴:满,充盈。

愉:迪“偷”。苟且,懈怠。:通“延”。延缓,缓慢。

知度【正文】

五曰: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①。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②,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

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③。情者不饰,而事实见矣④。此谓之至治。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⑤。贤不肖各反其质⑥,行其情,不雕其素⑦,蒙厚纯朴⑧,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⑨,易官则各当其任矣。故有职者安其职,不听其议;无职者责其实,以验其辞。此二者审,则无用之言不入于朝矣。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⑩,用虚无为本,以听有用之言,谓之朝。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法则也。上服性命之情,则理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故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故子华子曰:“厚而不博,敬守一事,正性是喜。群众不周,而务成一能。尽能既成,四夷乃平。唯彼天符,不周而周。此神农之所以长,而尧舜之所以章也。”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愚拙者请矣,巧智者诏矣。诏多则请者愈多矣,请者愈多,且无不请也。主虽巧智,未无不知也。以未无不知,应无不请,其道固穷。为人主而数穷十其下,将何以君人乎?穷而不知其穷,其患又将反以自多,是之谓重塞之主,无存国矣。故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意,静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督名审实,官使自司,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尧曰:“若何而为及日月之所烛?”舜曰:“若何而服四荒之外”禹曰:“若何而治青丘,化九阳、奇肱之所际?”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船骥哉?

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干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解说】

所谓“知度”,即君主应该懂得用术之道,就是文中提出的“明于人主之所执”、“知百官之要”。文章指出,君主能够“知度”,就会“事省而国治”。反之,君主如果“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就会蔽塞重重,国**亡。因此,文章主张,君主应该“因而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意,静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督名审实,官使自司;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要做到这些,关键是“知性命”。文章还通过赵襄子任用胆胥己等事例,说明君主必须依靠贤人,知人善任,才能成就王霸之业。在任人问题上,君主应当避免“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等弊病。【注释】

①所执:指所应掌握的东西。

②一:一概。

③情谕:真情显露出来让人知道。谕,晓谕。

④见(xiàn):现,显露。

⑤淫学:指邪僻的学说。流说:流言,指无稽之谈。

⑥反:返回。

⑦雕:雕饰。素:质朴。

⑧蒙厚:敦厚。蒙,通“厖”。厚。

⑨易官:改换官职。

⑩爱恶;喜爱和憎恶。

朝:听朝。

植:树立,确立。

邪挠:邪曲。挠,曲。

曹:辈。

存:存在,在。

子华子:战国时期魏国人,思想属道家。

正性是喜:即“喜正性”。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正性”。

群众:众人。周:合。

四夷:指四方之国。

天符:上天的符命,天命,天道。

长:兴盛。

章:彰明,卓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