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都市奇人录TXT > 550章 积精累气(第1页)

550章 积精累气(第1页)

单清说道:“我看你平时开方也都是经方为主。是不是伤寒论很重要?”

张森林说道:“其实这里面有个过程。我在最早的时候,师傅看病都是以当地药材为主,很多药并不是伤寒论记载的方子。这些药物都是属于民间的草药方子。所谓的土方,其实效果也不错的。这种往往都是凭着经验来的,所以很多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错。但是伤寒论的出现,已经超越了经验的范畴,总结出了独有的六经辨证系统,从经验上升了规律的高度。所以说经验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医。中医不单纯是经验医学,但是一名中医的成长,确实需要很多经验。这之间并不矛盾,所以我在做中医的前几年里面发现有些病治愈率不高,然后开始探求经典,才发现了伤寒论所孕育更深刻的道理。现在人的对中医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民间偏方,经验医学的范畴,因为大部分民间中医还是以民间偏方为主的。至于科班出身的中医就不好说了,很杂,但是真正精通经方的中医也是少数。所以最后还是要回归经方上面来。尤其是在临床干了多年更深有体会。我大约从14岁就开始跟着我师傅行医,到了20岁接触伤寒论,这期间对中医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更加明白经方的宝贵。其实民间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经方派的。民间派主要是针对专科,主要是经验派。占到的高度不同。当然了,很多经方派的来说,民间经验派的很多东西也是很有用,高度虽然不同。但是治疗因人而异了。这个就是看从医者的天分了。所以说,你可以说我是民间派,也可以说我是经方派,我其实更愿意用经方派的方子解决问题,用药位数少,药便宜,效果也好。”

单清说道:“伤寒论方子很多都很接近,常常加一位或者减一位就是一个方子。这其中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多这一味能起到什么变化呢?少这一味又能起到什么变化呢?这里面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张森林说道:“伤寒论药理并重。往往选用代表性的药。比如称为万方之组的桂枝汤,就是用到了。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五位药。这五位药来说,每一味的用处都不是单一的,所以你不能单纯的说这个药治疗什么病,这个不是中医的思维。比如我们常吃的生姜对吧。你说他有什么用?很显然,谁都知道。驱寒的。但是他的作用呢,并不是单纯的说驱寒的,生姜在不同方子的组合配伍。有着不同的作用。我讲过,生姜主要是针对于解别驱寒。更多的属于表上。而干姜更多的在于里。所以这里用生姜而不用干姜。而有些方子,生姜跟黄连黄芩之类的方子。比如小柴胡汤,小柴胡也有生姜,这里的生姜有什么作用。不仅仅是驱散表寒,更多的是跟黄芩形成一种寒热的搭配转化关系。黄芩属于性味偏寒的药,也是走上焦体表,而生姜作为辛温药也是走体表,这两个走体表的药物一寒一热,就形成一种寒热调节关系。这种作用,在桂枝汤里就没有体现。桂枝汤里面。桂枝走表,调理卫气,芍药走里调理营气,而生姜就是解表散寒,炙甘草跟枣起到调和作用,并且也有巩固中焦脾胃的作用。这里的生姜就跟小柴胡里面的生姜发挥的作用不同。所以虽然是同一个药,但是不同的配伍,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单清笑道:“多谢师兄指点啊,讲讲小柴胡吧。很多医书都提到小柴胡。后世发展为逍遥散之类的,很有名气的。”

张森林说道:“对药方的历史我不是太清楚,到底逍遥散是不是根据小柴胡改编的不好说,但是小柴胡可以说是几千年所用的最广的方子了。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柴胡派。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因为小柴胡为少阳枢纽,六经枢纽为人体很关键的开关,也是调节人体平衡很关键的,所以小柴胡用的多。你看看原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这里面柴胡为少阳主药,神农本草云: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人参,神农本草云:味甘味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御览》引云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这里面柴胡,人参,甘草都是上品药,都是有着调和的作用。这个机关开合调和最重要。因为这是控制人体平衡的重要经略。小柴胡方寒热搭配合理,恰当,尤其是性味平和,以调和为主的药,所以作用比较和缓,所以为千百年的常用方。基本上小柴胡对任何病来说,用上了不会加重,所以我认为好好先生类的中医适合用小柴胡方,多安全啊。你看看后期中医用药都是平和安全为主,以自保第一啊,只要自己不出事就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伤寒论这类的比较柔和的方子最受欢迎了,用的人最多。”

单清笑道:“是啊,你最喜欢用里面猛烈的药。”

张森林说道:“还真是,我喜欢用十枣汤,三物小白散,别人不敢用的方子。猛药虽然有危险,但是见效快,尤其对于那种常年不能根治的病,不下猛药怎么能行。你看张子和的下吐法,也是很重要的。人体可以通过吐或者泻来重新达到一个身体的平衡,其实古代欧洲甚至采取放血的方法。比起他们那种方法,我们的古人智慧多了。放血要讲究部位的,并且还要考虑气血虚弱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早期医生眼里都是无法顾及到的,但是通过静脉放血,确实有一定的疗效。而通过吐泻等方式,有控制的进行,效果更好。”

单清说道:“你说的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要求太高。病人吃了你的药,大吐,或者大泻,患者心理可不认为你是在治疗,而是认为你用错药了,这个关键是要患者沟通,并且还要一定的危险性。反正我临床是不敢用这些药的,心里没底。这个患者得非常相信你,才会让你这么折腾。”

张森林说道:“是啊,不但患者要信任,我承担的压力更大。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得了重病,治不好,原因就是很多方子不敢用啊。并且病重之人非常容易反复,稍不注意就有丧命之险,目前医师责任之类的,谁还敢治啊。除非至亲,不敢用药啊。”

单清说道:“人的根本还是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啊,不然得病了,谁能确保遇到良医呢?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学医是太看重天赋啊。”

张森林说道:“当然了,那个太素脉法不就是除了你能学会么。你也给我看看,我的贵贱如何?”

单清笑道:“刚开始学,还不会呢。等我学会了,第一个给你看。”

两人就在温馨的谈话中,吃着午餐。有共同的爱好,不得不说这是良好的基础。张森林余光看着这位美丽知性的江南美女,暗叹,不知道哪个男人有福气娶她啊。

而此时,顾飞却在跟孙老聊着天。

顾飞说道:“你问修道么?其实修道除了心性的要求外,就是方法了。如何做的问题。其实四个字就能说明问题,积精累气。玉佩茗,百字碑都说明这个问题。一九七五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经把《行气玉佩铭》作为重要的伴葬品。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就是说明了精气神逐渐增长的问题。也是修行的根本所在。而吕祖的百字碑的内容也是如此。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