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初来乍到,地理不熟,因见两侧山林掩映,风吹树响,且是夜间,更不知敌军究有多少藏于暗处。不敢力战,复返身而逃,拥塞道路,堵住元昭来路,不能前行。
陈庆之遂破其前军,复斩首数百,缓缓回马而退。魏军震恐,不敢追击,元昭只得收军回营。经此一战,魏军皆知陈庆之大名。
陈庆之引二百精骑返回本寨,又与各军连营西进,背靠涡阳与魏军对峙。
将近腊月,传来魏军在梁军阵地之后修筑营垒消息,梁军军心开始动摇。曹仲宗等恐怕腹背受敌,便欲撤军。
陈庆之竖立天子节仗于军门,向各位主将慷慨陈词:我等来此逾年,耗费军资巨大,只为聚集一处,抢劫而已乎?诸公皆欲退兵,岂为上报朝廷养士之恩,下为建不世功名哉!我闻置之死地而后生,需俟敌军聚集,后与之决。我有天子密诏,诸公将欲抗旨耶!
曹仲宗等不知虚实,于是听从其意,不复敢议退兵。
当时魏军建筑城塞十三座,以此控制梁军。陈庆之重施故伎,乘朔日无月,借疏星夜色掩护,再次出动骑兵突击魏军,至天明时连克四个营垒。
北魏涡阳戍主王纬闻讯,以为梁军援兵大至,遂以全城降梁。
当时魏军其余九城,兵甲犹盛。韦放便在投降魏军中挑选三十余人予以释放,让其回去,到魏军各营垒报告涡阳陷落消息。陈庆之则率军跟随被释魏军士卒之后,擂鼓呐喊攻击。
魏军所余九座城堡先闻陷城惊讯,后又遭梁军凌厉攻击,便各无斗志,先后溃败。
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各城垒中三万余人。
梁武帝闻报大喜,诏令以涡阳之地设置西徐州,梁军乘胜进至城父。
陈庆之振旅还师,梁武帝闻说其数度战绩,不由赞道:卿真乃孤之子龙也。
于是满朝皆以赵云视之,呼为白袍将军。
北海王元颢降梁,并请梁朝出兵为拓跋宗室复仇,梁武帝许之,遂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七千护送元颢北归。
闪回结束,由此书接前文。
元颢闻魏师东去,不由大喜,乃与陈庆之乘其空虚,从铚城进发,先率军攻占荥城,随后进至睢阳,来攻梁国城。
魏将丘大千率众七万分筑九城,抵御梁军。
陈庆之率兵攻打,从辰至申,攻下三垒。丘大千大惧,率本部数万大军并梁国九城请降。
元颢大喜,见以七千破敌七万,不谓陈庆之善战,反以为得天之助,遂迫不及待登坛烧柴祷告,在睢阳城南登基即魏天子位,并改年号为孝基。
因陈庆之一路征战之功,封其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
陈庆之自谓身为梁臣,因此固辞不受。
魏孝庄帝闻说梁国已陷,急诏命济阴王元晖业为帅,率羽林军二万来援。元晖业遂进屯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
陈庆之闻说魏国援军到至,毫不惊慌,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二万魏兵,并俘元晖业,获辎重七千八百辆。
梁军乃乘胜直趋大梁,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
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虎牢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元颢占据梁国,命陈庆之继续督军西攻荥阳。
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七万守荥阳,以拒梁军。
魏军兵锋甚锐,更兼荥阳城坚,陈庆之强攻不克。当时上党王元天穆已攻破邢杲,率其大军将至,先遣骠骑将军尔朱兆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九千,增援杨昱。
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一万,进据虎牢。
至此魏军共计三十万人,对七千梁军进行合围。元颢派人劝杨昱投降,但被拒绝。不久元天穆与尔朱兆相继而至,魏军旗鼓相望,连营似海。
镜头闪回,叙述元天穆东征北海邢杲经过。
邢杲其人出自河间大姓,部曲甚盛。孝昌三年,北魏河北主力军被葛荣击败,河北豪强带其宗族、乡里、部曲纷纷南渡,邢杲也随之来到青州北海郡。
朝廷为安抚流民,下令流民所聚之处设置河北侨郡县,即令豪强充当守宰。
邢杲不堪守宰欺压,遂率部曲造反。
河北流民因受青州土着豪强欺凌,早已怀恨在心,一听到邢杲起兵,顿时风起云涌,远近奔赴。邢杲乃于北海自称汉王,年号天统,不到旬月时间,竟发展到十余万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