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年夜饭,给大队长端去一碗红烧兔肉,说了好些吉祥话,
回来后,顾骅点了炮仗,噼噼啪啪声中,两人开始吃年夜饭,
闻晴拿出了一壶葡萄酒,两人举杯庆祝,这是告别1974年,迎接1975年。
两人都下乡三四年了,顾骅有些沉闷,问:“闻晴,咱们还能回城吗?”
向阳村下乡的知青不多,两人聊起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地方下乡知青的情况,最早的是67年下乡的,到现在已经7年还没有回去。
顾骅说:“第一批下乡的,高中毕业下乡的,现在已经25、6岁了,初中毕业下来的也22、3岁了,
有的人已经在乡下结婚了,这些人估计是没有希望回城了。”
闻晴倒是没有这么悲观,说:“应该可以回城,我听说现在回城有三条路,就是病退、参军、找工作。”
“我们三条路都走不通。”
“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读书,上大学。”
70年开始恢复大学,但是招的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全靠推荐上学。
“一般没有人会推荐知青。”
一个公社一个名额都没有,就是有名额,推荐也是推荐自己人。
闻晴大着胆子说:“万一大学恢复招生,不就可以考进去?”
顾骅说:“这不可能。”
“别灰心,向前看”
两人又聊起回家的情况。
顾骅看着日渐白皙的女孩,说:“我父母在苏北农村,这次去看他们,他们那里天气很冷,粮食也分得不多,
我爸病了,也没有人管,还是我去了才送到医院看病。
我的粮食大部分都给他们带过去了。”
说吧掩住自己的脸,真怕他们坚持不下去。
闻晴见他难过,说:“我家里还好,哥哥已经工作了,只是家里住房紧张,回去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地方住了。”
顿了顿,又说:“我在火车上听别人说,现在已经在给下放干部重新定性了,他们单位的领导有的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了。”
这是她根据自己的记忆加猜测的,主要是给顾骅打气。
顾骅闻言,眼睛一亮,“真的吗?”
“我也是听车上的人说的,不过最好找人问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应该找人问问。”
两人举杯:“祝万事顺意,得偿所愿!”
大年初一早上,两人吃了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