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南唐李煜古诗 > 第167章 先耍一个小计谋(第1页)

第167章 先耍一个小计谋(第1页)

金陵方面,事情确实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件。

第一件,关于盐的事情,“以地换盐”已经在执行了,扬州首批送来的五十万石盐,在徐铉的主持下,秘密送到了白鹭洲。

第二件,关于人的事情,刘政咨与刁衎、徐元瑀进行了“友好交流”,相信不久,他们就能供出一大堆人名字,怎么处理这些人,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件,关于信的事情,在卢绛前往洪泽一带,寻找陈乔、药娘的时候,李煜给他的任务,不仅是要将人安全的带回来,还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回一样东西(第105章李李合作)。当时,药娘用了一些江湖手段,控制住了符太后、郭宗训,而郭宗训的身上,带着“大周国玺”。李煜要卢绛带回来的,自然不可能是大周国玺,但是,趁人不注意,“借国玺一用”,在空白帛书上盖个戳,还是可以的。

李煜想了想,这三件事儿,倒是可以揉成一件事儿。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金陵盐荒”。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有点类似于韩国,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金陵城市圈,李煜册封太子的时候,全国人口五百万左右,仅金陵及周边就聚集了八十多万。

这么多人聚集,各种物资消耗是很惊人的,特别是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哄抢。

徐铉安顿好之后,立即赶往东宫,向李煜汇报相关事宜。

“太子殿下,扬州盐船已经悉数卸下,是否即可知会盐铁司?”

盐铁司下分盐司、铁司,均是朝廷部门,其中,盐司下包括盐巡院、盐运监,是面向市场,销售官盐的部门。

面对盐荒,李煜也很着急,可要解决盐荒,绝不是大量投放就行的。

“徐卿,你可否统计过,金陵盐荒,每年发生过几次?”

徐铉一怔,不知道李煜为啥问这个问题,有意义吗?不管一年发生几次,只要发生了就得想办法解决!尽管如此,他还是思量了一番。

“回禀殿下,一年差不多两次,分别是长江汛期与冬季来临。”

长江汛期,江水暴涨,不利于漕运,盐就会涨价。

冬季来临,天气严寒、光照时长缩短,盐场生产的总量减少,盐就会涨价。

李煜点点头,说道:“没错,这两个原因看似很合理,但仔细想想,金陵可是就在长江边上,产盐之地也距离不远,如果金陵都闹盐荒,那北方地区岂不是无盐可吃了?”

徐铉恍然大悟,说道:“殿下的意思,盐荒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李煜点了点头,没错,金陵盐荒是天灾、人祸共同酿成的,所谓人祸,就是盐商囤积居奇!

换句话说,金陵缺盐,这是一个事实,但也没有那么缺,商家以正常价格销售,也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当下,金陵漕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淮南,商人们从扬州、益州大量购买,中间少不了后周的盘剥,运到金陵自然是想要暴利出售。另一个是泉州,也就是清源军控制的地盘,以福州商人为主力,他们人多势众、盘根错节,只要抱起团来哄抬盐价,“盐荒”就会快速爆发。

现在,李煜手头有五十万石盐,这些盐如果投放到市场,正常来说,够金陵城市圈吃上五、六年了。

(1石60公斤,50万石是3000万公斤,平均每人分配37。5公斤,1人1天按30克粗盐算,够吃2500天)

当然,盐并不仅仅用来炒菜做饭,还有很多行业也需要,另外,漕盐的“一石”,与运粮的“一石”存在差异,分量要轻得多,大概只有40公斤左右,但无论怎么算,解决眼前盐荒是肯定够用,后续还有三十五万石呢!

“徐卿,咱们可以打个赌,若是将这批盐直接送到官盐铺,很快就会售罄!”

徐铉点头,盐商手里可不差那点钱,再说了,盐这种东西又不会坏,留下来慢慢卖,开春了还能运到其他地方。

“殿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进退维谷?”

“你来之前,我就思量这件事情,不如……”

李煜凑近徐铉跟前,小声交代,如此这般。

徐铉听了,脸色非常难看,担忧地问道:“殿下,难道不怕老百姓骚乱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