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历史古代时间轴 > 南戏 临川四梦 四大声腔 上(第3页)

南戏 临川四梦 四大声腔 上(第3页)

(一)《猥谈》,“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

(二)《南词叙录》,“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年)”。

(三)根据近代人考证,南戏当产生于北宋宣和年间,盛于南渡之后的南宋时代。这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南宋王朝偏安临安(杭州),给南戏兴盛提供了种种条件。

起源温州

(一)北宋末年,政治极为腐败,外则金兵屡屡进犯,内则农民纷纷起义,到处慌乱,人民流离,而温州僻处浙江东南海隅,未遭兵戮。

(二)温州“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称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设有市舶司,窑业、造船业、铜器业、绸业,尤为著名。

(三)随着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就日益壮大,越来越需要文化和娱乐。温州地区长期以来就有着“尚歌舞”(《隋书·地理志》)的传统,民间又流传着“俗曲俚词”,“社火”更盛。凡此种种,都称为南戏产生的土壤。

怎样发展

(一)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仅两浙地区,顿时人口增加三分之一。临安和东南沿海城市,商业飞跃发展,聚集了大批官吏、绅商、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

(二)这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此起彼伏,错综复杂,所以,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有更好的戏曲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他们的愿望。各大城市,尤其是临安,出现了众多的瓦子勾栏,作为固定的游艺场所,还有很多“路歧”艺人,随时随地流动演出,也就为南北各种表演艺术,创造了争胜和交流的机会。

(三)随着瓦舍技艺的繁荣,一些下层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艺人,就成立了书会,如武林书会、古杭书会等,专门为戏班编写剧本。“专工南戏”的演员也活跃在舞台上。

(四)因此,南戏从温州地区传入临安和其他城市,不断多方面地吸收各种艺术的养料,充实自己,涌现了很多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新戏,适应了当时群众的要求,也就日益成熟和发展起来了。

四个阶段

(一)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汉族民间歌舞的小戏。

(二)南宋时代,南戏进入临安和其他城市,吸收各种艺术的养料,如宋杂剧、诸宫调、唱赚、大影戏等,发展成为大戏。今存《张协状元》就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

(三)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得南戏又获得提高。今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都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

(四)1元末明初,南戏更有了突出的发展,而北杂剧却出现了衰落的趋势。《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出现。

2这种新发展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取材

根据近人辑录,可考的南戏剧目,大约180个左右,但是传世的南戏剧本,还不到已知南戏剧目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取材广泛,包括时事、历史、民间传说、佛道故事等。

(一)就其思想内容而言:

1宣扬民族气节,有《东窗记》;

2揭露邪恶势力的罪恶,有《祖杰》;

3控诉封建压迫,有《酷寒亭》;

4歌颂坚贞爱情,有《拜月亭》;

5描写变乱中家庭变故,有《白兔记》。

(二)其中以“负心”戏和“乱离”戏最为突出。因为,宋元时代,战乱频仍,造成了骨肉离散,引起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也就为当时很多南戏作家所关注。

(三)此外还有一些宣传封建道德、宿命论的南戏作品,如《三元记》、《黄孝子》之类。

主要特点

(一)篇幅较长,以“场”为基本组织单位,一场连一场,直到剧终。

(二)剧本开头,都有题目正名和副末开场。

(三)以南曲为主,间用北曲、南北合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