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历史古代时间轴 > 合肥之战(第4页)

合肥之战(第4页)

《三国志·吴书十·凌统传》: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扞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权既御船,见之惊喜。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

《吴书》:统创甚,权遂留统於舟,尽易其衣服。其创赖得卓氏良药,故得不死。

《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三国志》裴注《江表传》孙权篇: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见彻,丈馀无版。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权既得免,即拜利都亭侯。

《三国志》裴注《江表传》贺齐篇: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於津北,几至危殆。齐时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权。权既入大船,会诸将饮宴,齐下席涕泣而言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至祸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诫。"权自前收其泪曰:"大惭!谨以克心,非但书诸绅也。"

《水经注·卷三十二》: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且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史料总结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第二次合肥之战:魏军对吴军是“击破之”、“大破之”、“与辽破走权”;吴军被称为“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虽然曾经“兵皆还战”,但最终“权人马皆披靡”、“吴人夺气”、“权众破走”;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吴军将士成为了“吴降人”;孙权本人也成为了败势求存的“得去”、“已免”、“得免”、“几至危殆”、“几至祸败”。结论:两次野战交锋均是魏军获胜,吴军战败。

第三次开战

战役过程

太和四年(230年)正月,魏国于合肥境内建筑合肥新城,防备吴国。当年冬天,孙权声称要取合肥。满宠上表要求召集兖州、豫州兵力。后来两州兵力云集,敌兵只好退还了。朝廷命满宠就此撤兵。满宠认为敌兵大举退还,恐怕不是本意。他们一定是佯装退却以麻痹我们,等我们撤军后,好趁虚而入。于是上表要求不要撤军。于是曹魏采纳满宠的建议,让兖州、豫州的援军继续驻扎在扬州境内。孙权果然来攻打合肥城,不克而还。

史料记载

《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

《三国志·魏书二十六·满宠传》: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余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

史料总结

太和四年(230年)冬季的第三次合肥之战:孙权攻合肥,被曹魏的兖州、豫州、扬州的三州将士联合击退,最终不克而还。

第四次开战

战役过程

青龙元年(233年)十二月,第五次合肥之战爆发。

孙权出兵想围攻合肥新城,因城远水,二十余日不敢下船。

魏将满宠对手下诸将说:“孙权知我移兵城外,定会夸海口。前来展示其实力,邀取功名。虽然他不敢向前推进,但定会上岸来炫耀兵力,以示其兵多将广。”于是满宠便派遣六千步骑(带兵将领不明),在淝水隐处伏兵等待。后孙权果然上岸耀兵,满宠伏军突起袭击,斩首数百,也有逃至河中溺死。

吴主孙权大怒,于是攻打合肥新城,吴将全琮率领步骑五万攻六安,最终都是不克而还。

史料记载

《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是岁,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还。

《三国志·魏书二十六·满宠传》:其年,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宠谓诸将曰:“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乃潜遣步骑六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

《三国志·吴书十五·全琮传》: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夫乘危徼幸,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如或邂逅,亏损非小,与其获罪,琮宁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史料总结

青龙元年(233年)十二月的第四次合肥之战:孙权在合肥境内登岸,本欲耀武扬威,却被伏兵所击。而孙权攻合肥新城,全琮攻六安,又都是不克而还。

第五次开战

战役过程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遗使请东吴一起出兵。孙权答应。孙权误以为谓魏明帝曹睿不会率大军前来,于是,同年五月,孙权进驻巢湖口,自称有十万人,亲自带兵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驻江夏、沔口,攻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进驻淮,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

六月,曹魏老将满宠打算率领众军援救新城守将张颖,但殄夷将军田豫却认为该新城自守有余,如果有援军至,怕孙权反过来吞并满宠的援军,于是说:“敌人竭尽全力大举出动,不只是为了争夺小利,他们是要借助攻打新城以引诱我出动大军。应该听任他们攻城,挫败他们的锐气,不应该与他们争高低。他们攻新城不下,士兵必然疲惫;等其疲惫之后,我们再出击,可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知道我们的计划,就不会再攻城,必定会自动退走。我们若现在进兵,正中了他们的诡计。此外,大军出动的方向,应该使人难以预料,不应该让军队自己筹画。”而当时吏士多请假,满宠上表请召中军兵及召回所有请假将士,集合抵挡。不过散骑常侍广平刘邵认为满宠该自守不攻,避其锐气;而中军则先派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出发,将队伍排列疏散,多加旗、鼓,敌军知道大军到来,必定自走,可以不战而破。魏明帝听从其计,先派前队出发。

而魏明帝也不接纳满宠提出的撤离合肥而退至寿春的意见,认为合肥、襄阳、祁山是曹魏东、南、西三个重要防点,守城有余。卫臻也看穿了孙权外表上响应诸葛亮,其实内心只是想在一旁观望,认为合肥城池坚固,孙权的进攻不足为虑。

当时的满宠至少已有76岁的高龄。满宠的大军援救计划被田豫驳回,满宠的撤除合肥新城退至寿春的计划又不被采纳。于是,满宠便募集数十壮士,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上风的位置顺风放火。火势在风力的作用下不断蔓延,一直烧到了敌军的攻城器具。孙权的侄子孙泰前来救火,满宠军队又向吴军放箭。当时满宠军队射出的箭支是顺风而行,被风力增大了射程和贯穿力,最终射杀了孙泰。至此,吴军的一些攻城器具被烧毁。

正如田豫、卫臻、刘邵的预料,曹魏的合肥新城守将张颖等拒守力战,使得孙权久攻不克,双方一直战至七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