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之战
七月初,完颜宗弼在顺昌之败一个半月后,得到了盖天大王完颜宗贤(赛里)等的援军,在探知岳飞本人在郾城指挥岳家军后,全军出动直扑郾城这个岳家军总部,导致一场主力之间的大决战。
八日,探马报告岳飞:完颜宗弼领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昭武大将军韩常等将,其精锐马军一万五千多骑神速出现在距郾城只有二十多宋里的路上。岳飞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八千马军和游奕军的马军出城迎击,并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下午,完颜宗弼赶到郾城,双方的骑兵开始决战。金军后续部队不断到达郾城投入战斗。岳云的马军不断打退金军的冲锋。岳家军悍将杨再兴声称要活捉完颜宗弼,单骑冲入金军队伍中,杀金军将士数十。
岳飞亲率四十精锐亲兵铁骑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怕有闪失,上前劝阻:“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回答“非尔所知!”跃马冲出以箭射金军阵地(岳飞挽弓三百宋斤,是南宋军人里最高记录)。岳家军将士看到统帅亲自出马,顿时全力死战。完颜宗弼下令将重铠“拐子马”(马和骑兵皆重铠不怕箭射和小型兵器砍杀,但不敌宋军重斧,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堵墙而进”,专门在关键时刻通过集团冲锋击溃宋军-此为岳珂不明就里夹杂不清的误会)投入战斗。岳飞当即令训练有素专门对付金军这套战术的精锐步兵上阵,以长柄麻札刀专剁重铠“拐子马”无法以重铠包裹的马腿,只要一匹马被砍掉一腿倒地,重铠“拐子马”的全部三匹马就都无法奔驰,精锐步兵然后立刻以重斧砍马上骑兵的肩胛、颈部等需要活动、重铠有关节链接的地方,砍掉四肢头颅杀之(此为严重误解,拐子马仅为两翼骑兵之称,三马相连为岳珂不明就里误将铁浮图与拐子马相互混淆夹杂不清之误;宋军早已多次以斧兵克制金军,此多为斧兵之轻装化而已),重铠“拐子马”军于是乱作一团。杀到天黑,完颜宗弼全军溃败逃走。岳家军因为有备而来,挡住了完颜宗弼全部战术,获得了“郾城之战”的完胜。
郾城之战之后、颍昌之战之前
十日下午,完颜宗弼组织了一千多人的骑兵,进攻郾城县北的五里店。岳飞率领军马出城,令背嵬军将官王刚带五十多骑前往侦察。王刚砍死带头的金将,在其尸体和马鬃上,分别摘到两个红漆牌,上面写有“阿李朵孛堇”字样。
十三日,张宪率背嵬军、游奕军、前军等主力进入完颜宗弼残军所在的临颍县,再次寻求和其决战。将官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等三百骑前哨在抵达临颍县南的小商河时,与完颜宗弼的主力猝然相遇。和杨再兴三百骑交手的金国骑兵中高级军官很多,最后被杀的包括万夫长(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长(猛安孛堇)、百夫长(谋克孛堇)、五十夫长(蒲辇孛堇)等百余人。其他金兵射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随手折断箭杆,铁箭头留在肉中继续冲杀,最后马陷泥中,终于被射死,三百将士也全部阵亡,而金军则付出更大的代价,死上千人。
小商河一战之后,完颜宗弼或因为惧怕背嵬军的这种惊人的战力、或因为自身战术需要,没有和张宪的岳家军主力决战,留下八千金兵守临颍县,自己带领残余主力转攻颍昌府。十四日天明,张宪军攻占临颍县,八千金兵或往颍昌府方向,或往开封府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县)方向逃走。张宪军找到杨再兴的遗体,火化以后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8]。
颍昌之战
十四日上午,完颜宗弼的剩余全部主力攻颍昌府城,其中有六个万夫长,号称骑兵三万多骑、步兵十万名,绵延十多宋里,锣鼓喧天。
在颍昌府的岳家军共有五个军,然而除踏白军是全军外,中军统领苏坚在西京河南府,选锋军统制李道在外地,背嵬军和游奕军主力又在郾城县和临颍县,都只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主帅岳飞也不在此地。颍昌府岳家军统帅王贵自己和姚政、岳云等率八百名背嵬军和一部分中军、游奕军出城决战,令统制董先率踏白军,副统制胡清率选锋军守城。二十二岁的岳云率领八百名背嵬军,和金军主力左、右拐子马苦战几十回合,前后十多次出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大多出城决战的岳家军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王贵甚至有些气馁怯战,想要逃走,被岳云劝回。到了正午,守城的董先和胡清分别亲率踏白军和选锋军差不多5000人出城增援,完颜宗弼全军溃败逃走。颍昌之战中和岳云的八百名背嵬军交手的金国骑兵中高级军官很多:完颜宗弼的女婿万夫长夏金吾阵亡;副统军粘汗孛堇身受重伤,抬到开封府后死去;金军千夫长被格毙五人。岳家军活捉汉人千夫长王松寿、张来孙,千夫长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瓘等七十八名敌将,金兵横尸五百馀(估计共被杀五千多人),被俘二千多人,马三千多匹。
朱仙镇之战
岳家军然后全线进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同徐庆、李山、傅选、寇成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将路上遭遇的金骑数千击溃,“横尸满野”,缴获战马一百多匹。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
《会编》和《要录》不载朱仙镇之战,说颍昌之战后岳飞即班师。现存朱仙镇之战最早记录见于《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说完颜宗弼号称以十万大军驻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但在受到岳家军前哨五百背嵬骑兵攻击后即全军败溃。不过很多学者对此说持怀疑,因为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且完颜宗弼主力十万大军不驻开封却驻朱仙镇,不符常理,可能此时朱仙镇女真驻军数量并不多。
至此,在刘豫的伪齐垮台后,南宋主力岳飞的岳家军和金国主力完颜宗弼的女真军第一次抛开这个垫在中间的缓冲进行了一场真正的较量。郾城之战中完颜宗弼的女真“铁浮图”军覆没、女真左右“拐子马”军受重创,小商河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完颜宗弼的残余“拐子马”军很反常地损失了很多百夫长以上的女真高级军官(此前吴玠的和尚原之战和刘锜的顺昌之战虽然大胜,却没有格毙金军万夫长的报告和证据,或者俘虏金军千夫长),在朱仙镇之战中或无记录,或被记录一触即溃,完颜宗弼赖以维持金国统治的女真部队不知去向,此时其实力也不详。当时因出使金国被拘留在燕京的洪皓在家书中说:“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岳飞也为捷报频传而高兴,很乐观地向部下说自己要破酒戒:“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
按《鄂国金佗稡编》卷八《鄂王行实编年》所载,完颜宗弼此时已经被迫放弃开封北遁。此说在《金史》卷七十七《完颜宗弼传》中得到验证:“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绍兴十年五月十三日,完颜宗弼“由黎阳趋汴”是第一次占领开封。此时岳飞还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并未“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完颜宗弼此时的对手是刚走到顺昌的南宋派去开封镇守的刘锜所统领的“八字军”。岳家军全军出击攻占河南州郡要害,是六月以后的事情。经过六月、闰六月和七月的大战,岳飞在七月奉十二道金牌被迫班师后,“孔彦舟下汴、郑两州”实为从开封北逃后知道岳飞退军,又重占开封。
十二道金牌
七月上旬,宋金两军在东部和西部战场处于平局状态,中部战场张俊在亳州、宿州吃了几场小败已经撤军,惟独李若虚并不节制中部的岳家军北伐。秦桧的亲信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宋高宗赵构在七月八日或稍后,大致与郾城之战同时,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
岳飞在七月五日上奏报告梁兴、董荣、赵俊、乔握坚等部的胜利:“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衄,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惟是贼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贼必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
七月十八日,即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第一道班师诏送达。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写了一封奏章反对班师:“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隔了两三日,朱仙镇已克,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之时,据说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21]递发的班师诏[22]。其中全是措辞严峻、不容反驳的急令,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宋高宗发十二道金牌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不久。
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朝东往“行在”临安府的方向一再行拜礼:“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不得不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岳飞决定留军五日,以便当地百姓南迁,“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这时宋高宗赵构对战局的控制反复无常,有努力做到不胜不败以利议和的嫌疑。在接到岳飞郾城大捷的战报后,尤其是接到岳飞七月十八日反对班师的上奏后,又于七月二十五日命令杨沂中的殿前司军从“行在”临安府开赴淮南西路北上待命,并发手诏,改令岳飞“且留京西,伺贼意向,为牵制之势”。这种战胜后不乘胜出击反而班师、但也竭力牵制金国的奇特举动,也许和高宗生母韦氏当时作为事实上的人质被金国囚禁待释有关。
八月中旬,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到达宿州,以五千骑兵夜袭柳子镇,却不见金兵踪影。在探知金军以重兵埋伏于归路后,也不知是真是假,金军是否还有战斗力,殿前司军“遂横奔而溃”。金军乘胜占领宿州,并因当地人欢迎过宋军进行报复屠戮。
岳飞前往“行在”临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期间不断接到宋高宗的手诏,以及秦桧以三省、枢密院名义递发的省札。尽管内容自相矛盾颠来倒去,最后仍是令岳飞“疾驰入觐”,“赴行在奏事”[26]。当岳飞听到中原传来的宋军败讯,只能长叹:“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结果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
绍兴和议
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然后向金乞和。而这时金兀术攻打淮西又连败于宋军,终于使他认识到对宋战争已不可能用武力取胜,也表示愿意与南宋议和,于是双方开始了紧张的和议活动。宋高宗和秦桧见和议可成,像岳飞这样的良将不仅不再需要,还有碍于投降活动,加之金兀术害怕岳飞反对和议,也派人授意秦桧害死岳飞。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此后宋金双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金朝。这个和议因是在绍兴年间签订,故被称作“绍兴和议”。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伙同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岳飞被害
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秦桧又派他的爪牙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另一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岳飞刚39岁。岳飞被害以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直到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评价
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正义的,功绩不可磨灭。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他一生坚持抗金,身经大小战役百余场,未尝一败,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
他写下了《满江红》这一传世之作。“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也和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