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古代史详细整理 > 明征安南战争 明缅战争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上(第1页)

明征安南战争 明缅战争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上(第1页)

一、明征安南战争

历史背景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世纪末期,大越陈朝皇帝陈裕宗在位的时候陈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南方的占城正处于制蓬峨统治下的鼎盛时期,屡次入侵陈朝。陈睿宗亲征占城,最后没于阵中。黎季犛虽是此战中的统帅,但由于与太上皇陈艺宗的裙带关系而免于被罢官。此后占城势力更加强盛,甚至一直打到都城升龙城下,大越无法制止。1380年,黎季犛率领陈朝军队第一次击败了制蓬峨。黎季犛凭借著军功完全掌握了陈朝的军政大权,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势力圈顺化,随意废黜和拥立皇帝(共废立三帝:陈废帝、陈顺宗、陈少帝)。

1390年制篷峨阵亡后占城逐渐走向衰落。在解除外患之后,黎季犛大肆屠杀陈朝宗室,为篡位铺平道路。1400年,黎季犛复祖姓改姓“胡”,废黜了陈少帝,篡夺了皇位,建立胡朝;并以虞舜的后代自居,改国号大越为大虞。

战争起因

就在越南衰落、政权更替的时期,其北方的明朝逐渐兴起,取代了元朝成为了中国的新王朝。明太祖试图建立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在安南与占城发生战争时派遣使者调停;胡季犛随意废立君主引起了明太祖的不满,屡次拒绝了安南的朝贡。胡季犛篡位后,畏惧明朝来讨,长期向明朝隐瞒此事。不久胡季犛禅位给了次子胡汉苍,自称太上皇。1403年靖难之变发生后,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明成祖怀疑其真实性,遣使前往清化调查,但胡汉苍召集安南群臣联名向明成祖上书,最终明成祖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1404年,有一位名叫陈天平(一作陈添平)的安南人从哀牢(老挝)进入明朝,自称是陈艺宗的儿子,将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明成祖。明成祖派遣御史李锜前往安南调查此事。胡季犛害怕被发觉,派人追杀李锜,李锜成功逃回了明朝并将其全部告诉了明成祖,引起了明成祖的愤怒。而在胡季犛篡位后,安南趁占城国王罗皑新丧之际曾多次大举讨伐占城。占城国王占巴的赖(越南史料称“巴的吏”)多次向明朝求救,请求明朝讨伐安南,这也引起了明成祖的注意。

1405年,明朝与安南又发生边境领土争端。明朝方面声称安南强占了边境的禄州下属的领土,要求安南将这些领土交给明朝。胡季犛作出了让步,将这些领土归还明朝;另一方面则大举征兵整备军队,派黄晦卿加筑多邦城(今越南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在白鹤江(在今越南富寿省附近)埋下木桩,并在险要道路设下关卡重兵防守。

战争过程

安南政变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00年,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後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皇帝位。由於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于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4月21日[2])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3],欲藉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後,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权理国事”,明廷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9月10日[2]),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6]八月丁酉日(10月2日[2]),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写作“陈添平”,《大越史记全书》称他的身份本是“陈元辉家奴阮康”),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其後,明成祖当著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明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归还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後南征的准备。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於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务。胡?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至於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越南方面,胡朝有感於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强防守,於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好“从他(明朝)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

明军南下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决意兴师”。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1407年1月19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於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於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後,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攻占安南

1407年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收复。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设立布政司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於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朱棣对胡氏父子十分宽容,只将他们二人及少数近臣关押,胡澄、胡芮等人皆获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抚却没有使安南平静下来。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简定起兵后,自称日南王,后为招揽人心,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二次南下

最初,陈季扩曾以陈氏宗亲的名义派人到明朝讨封,不料因使臣无礼,触怒了朱棣而被杀。朱棣在张辅支持下坚持武力进讨的方针,调发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和成都三护卫军共四万人,由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再征安南,不料这次战局却非常不利。12月,沐晟在生厥江与安南叛军激战,因轻敌遭到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尽而死,交趾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皆战死,安南形势大乱。

1409年2月,朱棣迫不得已,再度启用张辅督师,发兵二十万与沐晟协同作战,这时的朱棣正准备北征蒙古,因此要求张辅必须尽快平定安南事态。

“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张辅这时对安南形势已成竹在胸,他并不急于前进,而是在叱览山伐木造舟,“招谅江北诸避寇者复业”。待形势稳定后,张辅才率大军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击败安南军。安南乱军聚集战船六百余艘,退保江东南岸。张辅率领部将陈旭等以水师进攻,乘风纵火,大破其众,擒其将帅二百余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将阮景异又以战船三百艘迎战,复为明军所破。11月,张辅乘大胜余威,派指挥朱荣、蔡福等率步骑兵先进,自率舟师为后继,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屡败叛军,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简定,连同他的党羽一起送往京师,次年1月,张辅又削平其它各处变乱,斩首数千人,筑成京观以镇服安南人民。

陈季扩退屯乂安,继续抵抗,张辅飞檄向朝廷告捷。当时明军第一次北征正好遇到重大挫折,同是“靖难”名将的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率十万大军北征本雅失里,结果在胪朐河遭蒙古军伏击,丘福等皆阵殁。朱棣震惊之余,又见张辅获胜,认为安南不足为患,于是召回张辅,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北征蒙古。

1410年,朱棣亲征漠北得胜而归,陈季扩趁机派使臣胡彦臣入贺并求封,朱棣一时高兴,特授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其属官分授都指挥、参政等职,然而陈季扩的本意是求封为安南国王,朱棣的诏旨既不能令他满意,遂继续称兵作乱。由于明军主力北上,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无法讨平陈季扩。1411年,为了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三征安南,迫令“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