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古代史详细整理 > 朵颜三卫 奴儿干都司 上(第1页)

朵颜三卫 奴儿干都司 上(第1页)

一、朵颜三卫

背景介绍

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是明朝设置的三个羁縻卫所。蒙古称为“山阳万户”(ulgetumen),本来是成吉思汗季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统治下的兀鲁思。1388年,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被明军击溃,随后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辽王阿札失里遣使降明,明朝遂分其为三卫。因为辽王阿札失里所领在元代分别为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和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明朝的三卫也就基本沿袭了元代的三所名称,分别称为“朵颜”、“泰宁”(台州在元代归泰宁路)和“福余”(即灰亦儿)。明朝统称三卫为“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但是,阿札失里很快又归附北元,明朝派兵讨伐,双方关系断绝,永乐初年重建三卫。朵颜卫自称兀良哈(五两案)人,泰宁卫自称翁牛特(往流)人,福余卫称乌济业特(我着)人。兀良哈是成吉思汗功臣者勒蔑后人;翁牛特意为“有王之民”,是铁木哥斡赤斤的直属部落;乌济业特(我着)的起源则可能是蒙古化的女真人。

起初,泰宁卫游牧在今吉林洮安一带,朵颜卫在今兴安盟一带,福余卫在今齐齐哈尔市一带。自宣德年间起,三卫开始从东北的传统游牧地南下明朝蓟、辽边外,到16世纪中叶,“朵颜在山海关以西、古北口以东蓟州边外驻牧;泰宁在广宁境外;福余在开原境外辽河左右驻牧”。后来,泰宁、福余二卫及朵颜卫的一部分成为察哈尔、内喀尔喀、嫩科尔沁等部的属民,朵颜卫的另一部分成为喀喇沁和土默特的属民,加入了喀喇沁万户。

朵颜三卫,也称“兀良哈三卫”。1389年明廷在东北蒙古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包括朵颜、泰宁、福余三个卫。朵颜卫在今归流河上游朵颜山一带,属民主要是蒙古兀良哈人;泰宁卫在今洮儿河流域,属民主要是蒙古翁牛特部人;福余卫在嫩江和乌裕尔河流域,属民主要是蒙古乌齐叶特人。同时,明廷封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并帖木儿为指挥同知;封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封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三个卫中兀良哈人势力较强,故明人笼统地称为“兀良哈三卫”。1399年明皇室为争夺帝位而发生内乱。燕王朱棣借助兀良哈三卫的力量,消灭了与他争皇位的朱权势力,1402年即皇位。为了酬谢兀良哈三卫的“战功”,许诺赐给大宁卫。但这个许诺未能兑现。后来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太师联合进攻明朝,兵败,损失惨重。15世纪中期他们到达明长城边外驻牧。朵颜卫在喜峰口和宣府之间,泰宁卫在锦州至辽河之间,福余卫在沈阳、铁岭、开原之间分别驻牧。三卫在广宁、开原等地设马市与明朝保持互市关系。

二、奴儿干都司

机构设置

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

明朝建立后,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庄德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海运漕粮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

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奴儿干都司为地方最高一级的军政合一建制,直隶于明朝中央政府。同时还开通了东西两条驿道,保证文书传递、贡赋粮饷的运送。

明廷经常派遣钦差大臣到奴儿干地区巡视。太监亦失哈从1411—1433年(明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视察,对都司、卫、所官员授予官职、印信,赏赐衣物钱钞。并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先后留有“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现藏于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

奴儿干都司是辽东都司奉命设立的专门承担对黑龙江与松花江流域进行招抚的机构,辽东以北数百个卫所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直接与明廷官方建立联系,而无需要经过奴儿干都司这个中间环节。同时,明初在东北的种种经略活动如吉林船厂建造舟师,建立数千里的驿站系统等则是由辽东都司方面全权办理。

管辖区域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上扬斯克山以南。库页岛上设立襄哈儿卫、兀烈河卫,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

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前后,1403—1409年(明永乐元年至七年),陆续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滚河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130余卫,到万历年间(1573—1620年),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增加到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逐渐取代了明朝对黑龙江地区的统治。

历史演变

元朝时期

奴儿干是元朝辽阳行省“征东元帅府”的旧址,明朝在这里设“奴儿干都司”是承旧制——与之类似的是匈奴在西域设置的“僮仆都尉”城后来被汉朝西域都护继承(轮台)。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辽阳行中书省)又称辽东宣慰司,是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辽阳省、辽阳行省。统有七路、一府。属州十二,属县十。元朝末期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实际统治者为纳哈出。

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或东征元帅府,是元朝镇守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军事机构。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先后为其下开元路、水达达路管辖。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而元朝之所以在这里设置“征东元帅府”,企图通过鞑靼海峡(今称鄂霍茨克海峡),抄袭日本的北海道及东北地区。

元朝征日大将张成(他曾经参加征日本的行动,遇台风后搜罗残部顺利回到元朝)率所部在奴尔干地方屯田镇守达一年之久。——更加溯其源流,奴尔干所在的黑龙江口地区,在古代就是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库页岛、北海道和大陆黑龙江流域的物品交易点,在长时期内,都是贸易区,这个职能在清代还是存在,当时北海道的虾夷人就从这个途径从中国输入丝织品,再传至日本,被日本人叫做“虾夷锦”。

明朝时期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军事征服和招抚相结合的手段,先派重兵北上大漠消灭北元势力,而对东北地区采取招抚为主的政策。

随着明军在统一全国战争中的逐胜利,东北的元军残余势力发生了动摇和分化。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故北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奉表降明,明朝遂即设置辽东卫。同年七月,改置定辽都卫,十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作为明朝当时管辖整个东北地区的最高卫政机构。

辽东都司建立后,东北南部的各支元军相继归附明朝,但在其北部及黑龙江南部地区仍盘踞着兵多将广的北元东北王纳哈出势力。纳哈出是成吉思汗时期四杰之一木华黎的裔孙。凭借军事力量成为北元的丞相和太尉,拥众二十余万,坐镇金山(今吉林省怀德),图谋恢复元朝统治,成为明朝统一东北北部地区的严重障碍。

明太祖数遣使招抚,其置而不答。洪武八年(1375),纳哈出入犯辽东,兵锋直达金州,被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击败。其后屡入塞犯,皆为明军所打败。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派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军20万出征东北。经通州迂回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打败元朝守军。然后,从庆州出发,分兵驻守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宽河(今河北宽城县)、会州(今河北平泉县)、富峪(今河北平泉县北),四城与辽阳金州沿海一带,形成对纳哈出半月形的包围圈。纳哈出闻明军北征,因北元汗廷没有援军,遂弃金山老营(在今吉林省双辽市),进驻新泰州(今吉林省前郭县塔虎城),又分兵为三营。五月,冯胜留兵五万于大宁(今宁城),遣大军十五万直奔金山,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并遣之劝纳哈出降。同年六月,据守伊通河边的高八思帖木儿、洪伯颜帖木儿等以部来降。冯胜军进至辽河东部,获纳哈出哨率300人,遂进驻金山之西,逼近纳哈出的老巢,史称金山之役。纳哈出自知实力不敌,最终率余部向明朝投降。此役随同纳哈出投降的故元官吏、将校多达3000余人,共获降卒4万余人。降后,朱元璋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纳哈出的归降,在东北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为明朝统一东北地区清除了重大障碍,也是从整体上对故元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为明朝统一东北地区奠定基础。此后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纳贡归降。

1402年7月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二年,置奴儿干等卫,其后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余个。永乐七年(1409年),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的建议下,朱棣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九年,太监亦失哈等领官军千余、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官员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是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朱棣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间,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厂,留有著名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