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古代史详细整理 > 造纸术(第1页)

造纸术(第1页)

造纸术

历史沿革

早期雏形

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得来的。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关于造纸起源,大体有两种不同观点。其一认为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发明了纸,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在考古学新发现以前,此说千年来颇为流行。其二认为蔡伦之前的西汉已有纸,主要依据现代考古发现。这是从1933年考古学家**弼在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出土西汉麻纸(前49年)并提出西汉造纸说承袭下来的观点。1949年以来,两种观点各抒己见。

一种观点认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西汉古纸;1957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西汉时已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专家认为,在“蔡侯纸”未发明之前,麻纸的使用价值不大,西汉是麻纸萌芽阶段,纸产量不大,产地不广,质量欠佳,不足以代替简帛。

另有学者认为,只有蔡侯纸才是真正的纸:1957年在西安市出土的“灞桥纸”基本没有经历过符合造纸要求的切断处理,并不是纸,而是一些废旧麻絮在铜镜下的衬垫物;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出土的“放马滩纸地图”保存在博物馆后,没有机会取样做破坏性化验,因为这张“地图”能在有积水并且死者尸骨都腐烂无存的墓葬中残留下来,专家对“地图”的表面结构分析后认为并不是纸,很可能是帛。

《后汉书·贾逵传》记汉章帝于建初元年(76年),曾令贾逵选20人来教授《左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邓皇后纪》则记载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皇后赐给前来贡献的方国以纸墨。此时的纸,似已作为书写的载体。

蔡伦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想法,源于皇帝批改的奏折。当时皇帝批阅的奏章都是写在“简牍”上。成捆的竹简由太监用车拉来,几个人抬着放到皇帝的御案前,堆成小山,皇上每天在案几上展卷批阅,累得腰酸背疼。蔡伦整天跟着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所以急于创造出一种新的书写材料。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jiān)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2]

蔡伦造纸,是他在任尚方令期间。那时,他经常到洛阳近郊收集制作材料,虚心听取建议,认真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的造纸术。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奏报朝廷,在和帝的支持下,大量生产纸并推广应用。后来,他因为造纸这一伟大功绩被封为“龙亭侯”,因此,人们把这种新型的书写材料称为“蔡侯纸”。

国内流传

“蔡侯纸”平滑光洁,适宜书写,而且原料廉价,降低了造纸的成本,适合大规模推广造纸的技术。3至4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简牍绢帛,成为中国唯一的书写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技术

同汉代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在产量、质量或加工等方面都有提升,原料不断扩大,造纸设备得到更新,出现新的工艺技术,产纸区域和纸的传播也越来越广,造纸名工辈出。

从留存的实物看,魏晋南北朝的纸比汉代纸有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白度提高、表面更光滑、结构较紧密,纸质细薄且有明显的帘纹,纸上纤维束较少,有的晋纸纤维打浆度达到70%,接近机制纸。[6]

如果说书写材料在汉代还是简帛并用,纸只是作为新材料尚不足以完全取代,那么这种情况在晋代已发生根本变化。由于能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方正的纸,人们就无须再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逐步习惯于用纸书写,最后彻底淘汰了简牍。东晋末年桓玄废晋安帝而自称为帝,随即下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考古发掘表明,东晋以后,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文书便不再是简牍,而全是纸了。

这时南北各地都建立有官私纸坊,就地取材造纸。北方以长安(今西安)、洛阳、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为中心,生产麻纸、楮皮纸、桑皮纸。东晋南渡后,今绍兴、安徽南部、南京、扬州、广州等地成了南方造纸中心,纸种基本与北方相同。但浙江嵊州剡溪沿岸又成为藤纸制造中心。

为改善纸的性能,晋代已有施胶技术,早期施胶剂是植物淀粉剂,或刷在纸面上,或掺入纸浆中,这样处理可增加纸对水透过性的阻扰能力,将纤维间毛细孔阻死,或改善纸浆悬浮性。经化验,西凉建初十二年(416年)写本《律藏初分》用纸即以施胶技术处理。而迄今年代最早的施胶纸是后秦白雀元年(384年)墓葬物清单用纸,表面施以淀粉剂,再经磨光。

表面涂布技术是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黏剂均匀涂刷在纸面,再以石砑光,这样既可增加纸表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表紧密,吸墨性好。检验发现,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年)文书纸及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用纸都是表面涂布纸,比欧洲早了1400多年。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

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造纸技术史上是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造纸原料品种进一步扩大,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之中,造纸区遍及南北各地,在改善纸浆性能、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取得一些进步,可造出更大幅面的佳纸,满足了书画艺术的特殊要求,纸的加工更加考究,出现了一些名贵的加工纸而载于史册,并为后世效法。由于交通及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造纸技术沿不同方向向外国传播。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更是刺激了造纸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所用的原料有麻类、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等;竹纸于9-10世纪在广东、浙江初露头角,以竹料造纸是造纸史上一大发明。虽仍主要造麻纸,但其他原料纸则比魏晋南北朝时产量大有增加,也出现更多的混合原料纸。唐代有用野麻生纤维造纸,需沤制脱胶,比用破布费事,但原料丰富,成本低廉。藤纸在唐代达到全盛期,产地不局限于浙江,青、黄、白色藤纸各有不同用途。广东罗州(今廉江)用栈香树皮造纸,名香皮纸。唐代女诗人薛涛(?—832)在四川用芙蓉皮为原料,再将芙蓉花汁掺入纸浆,造出粉红色等多种颜色的薛涛笺,名重一时。

隋唐五代时产纸区域遍及全国。据古书记载,仅唐代向朝廷贡纸的就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11个州邑。由于产纸量大,社会上消耗量亦甚可观,只以唐内府集贤书院为例,大中三年(849年)一年内用蜀纸10000多张,抄写365卷书,这正是促使社会科学文化发达的物质后盾。唐代可造出幅面更大的纸,纸本绘画从这一时期猛增,传世的有韩滉的设色《五牛图》,出土的有设色花鸟画及人物画。除文化及文书用纸外,隋唐五代时许多日用品也以纸制成,以代替其他昂贵材料,如灯笼纸及糊窗纸,纸的表面涂上油成为防水纸,可代替绢料。至于纸衣、纸帽、纸被、纸帐、纸甲、纸花、剪纸及包装纸等都可代替过去用的纺织品。唐代“飞钱”是纸币的先驱,用以代替金属货币。此外,也用纸做成纸人、纸钱为死者送葬时烧。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中国名副其实地进入了纸的时代。

五代造纸技术直接承袭隋唐,但因南北割据,社会动荡,各地技术发展很不平衡。敦煌石室所出西北地区造的麻纸多不精良,书法亦不工,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但统治者御用的“澄心堂纸”却为一时之冠。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纸谱》中写道:“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

宋元时期的造纸技术

宋元时期是中国造纸术的成熟阶段。此时造纸原料又有了新的开拓,竹纸和稻麦秆纸的发展标志着造纸史中的新纪元。造纸区域、纸的品种及加工技术越来越向更广的地方发展。纸的用途在社会上再度普及各个方面。以用量而言,宋元纸大部分用于印刷。竹纸崛起的同时,大幅优质皮纸的出现也是此时期不同于前代的特点。此外,还出现了有关纸的专门著作,也是前代所无。

宋元时大量用竹纸印书,宋元刻本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成都、江西吉州等地为中心,福建本流传甚广,多印以竹纸。

由于原料不足,晋唐时一度盛行的藤纸,至宋元逐渐退出历史舞合;麻纸只在有限地区内生产,统治地位让给了竹纸及皮纸,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19世纪末的清代晚期。宋元书画、刻本及公私文书中多用皮纸,其产量之大、质量之高均远在隋唐五代之上,这也导致书画家更喜欢在皮纸上创作书画。

宋元时还制造混合原料纸,这又是一大成就。如北京图书馆藏北宋米芾的《公议帖》《新恩帖》是竹、麻混料纸,《寒光帖》是竹、楮混料纸,而其《高氏三图诗》是麻、堵混料纸。混料纸的制造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可兼收不同原料之优点,是中国造纸术的一种独特的技术。

宋元时期为扩大造纸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还采用故纸回槽,掺到新纸浆中造再生纸的工艺,得到的纸叫“还魂纸”。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名为还魂纸。”这就达到了废物利用和降低成本的经济目的。

宋元时期纸制品的广泛使用也超过唐五代,举凡纸帐、纸衣、纸伞纸被、剪纸、纸花等,应有尽有,游戏用的纸牌也深人民间。宋元时民间还有纸影戏。纸在工业生产中也广为利用,宋代烟火、火器制造中的火药筒、火药包及引线都以纸为之,而养蚕时雌蛾产卵在桑皮纸上。

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

明清在造纸原料、技术、设备和加工等方面都集历史上的大成,纸的产量、质量、用途和产地也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同时还出现专门论述造纸技术的插图本专著,为前代所未见。随着中外交流的紧密,中国精工细作的纸、纸制品及加工技继续传至国外。清末,中国又从西方引入机器造纸技术,从而在造纸技术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明清时的造纸作坊大多分布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广东和四次之;北方以陕西、山西、河北等省为主。原料有竹、麻、皮料和稻草等,其中竹纸产量占首位,尤其南方近山区多造竹纸。皮纸多用于书画或印刷书籍,麻纸产量比例逐渐变小。

明清时在纸的加工方面集历代之大成,各种历史名纸都恢复生产,同时又推出一些新品种。明代加工纸中最著名的是宣德贡笺,制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有五色粉笺、五色金花纸、瓷青纸等品种。此后仍继续生产,供内府使用,后从内府传出,遂为世人推重。清初时已将宣德贡笺与南唐澄心堂纸并称为稀世名纸。

明清时还有关于各种加工纸的技术记载,明人屠隆《考槃余事》及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二书较集中地谈到各种纸加工技术,包括染制宋笺法、造金银印花笺法、造槌白纸法及染纸作画不用胶法。

传入海外

中国造纸术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传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