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中国古代史列表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第1页)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第1页)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词语解释

【注释】

秦:秦国。虽:即使。三户:指楚国的三大氏族屈、景、昭。亡:灭亡,消亡。全文意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译文】

楚国即使只剩下三大氏族屈、景、昭,也还是一定要灭亡秦国。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事例】

柳亚子《济南惨案纪念日感赋》序:“然~,金元帝国之梦,岂久长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国的南公说过即使整个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都会报仇雪恨团结起来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名句分析

其实,这句产生于反抗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国的南公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

三户争议

学术界有三种解释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学术界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指地名,位于丹江口水库今淅川县老城一带,历史上这里有楚国的三户城及古丹阳城,为楚先祖立国所在地,也是楚先祖宗祠所在地。

第二种说法:指楚国立国大三姓,屈、景、昭。

第三种说法:比喻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

钱穆《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的附篇中有如下论述: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语解者不一。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屈景昭也”,此最得之。春秋列国宗族,见于《左氏内外传》者,如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宋有戴桓之八族,晋有八姓,(见左昭三年传)十一族,(见晋语)及殷民六族,七族,怀姓九宗,(见左定四年传)祝融八姓,(见郑语)之类,以数字计宗姓者,不胜缕举。楚之三户,亦其例也。苏林曰:“但令有三户在,其怨深,足以亡秦。”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足以亡秦也。”皆望文生解,非其义矣。盖南公意谓楚之公族虽祇三家,足以亡秦,不泛指民户言也。其后陈吴发难,乱者四起,皆重立六国后。楚怀以外,如魏豹、赵歇、韩成、田市,皆以故国旧族。其它一时将率,亦多往时大家名族之裔。虽云将相无种,而平民崛起以亡人国者,究是当时创局。虽陈婴之母,亦知骤贵不祥,欲倚名族。况南公远在乱前,其不以兴灭继绝,复国报仇之大任,期之谁何三家之小民,亦已明矣。而司马贞《索隐》独谓诸说皆非,按左氏以畀楚师于三户之文,因谓三户是地名。孟康遂称后项羽果渡三户津破章邯,是南公之善谶。不悟三户之为地名,本由楚起丹阳,以其三族而名发迹之地。而南公之言,初不当以地名释也。故三户之解,苏林臣瓒《索隐》各得其一偏,孟康之失最远,而韦昭为独得也。

文学作品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