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往往被看成一对孪生兄弟,而实际上,是否如此,需要再做思考。
利弊得失
“中央集权”作为政权组织方式的一种,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认同。它在几千年的时间内,战胜了具有广泛基础的“地方分权制”,其间的许多利弊得失颇为值得深思。
中央集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直处于不断加强的状态
中央集权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秦朝开始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进行削藩,削弱所有藩国的力量,从此汉朝的分封制度名存实亡;盐铁官营,使中央能对当时的稀缺战略性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皇家唯一尊崇的思想。
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上的措施有: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
北宋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在权、兵、钱、法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设左右丞相和多名参知政事分化宰相大权独揽的形式,军事上设枢密院代表皇帝单独掌管军事;民政上设三司掌管财政。这三个机构都向地方派出专门的监察官垂直管理数州、府的相关政务。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将地方负责政务、民政、军事、办案的职能合并为一个机构办理,名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后来我国地方省份制划分的基础。一省的主官由中央任命、派出。
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罢丞相,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期设内阁协助皇帝管理)。又设厂、卫特务机构刺探官员隐私、社会动向。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内阁形同虚设。
我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必然性
中央集权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能够生根发芽是有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我国地域面积很广阔,是灾害多发国,又是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分散式的的经济不利于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的提高。中央集权的建立,能够凝聚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抵御自然灾害以及灾后重建。它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众多割据存在的,朝代更替频繁的国家,致使社会总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可谓人祸不断。这样的一个不安定的社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民不聊生。中央集权的建立,顺应了民生,保障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第二,把“封建宗法制”和“儒家学说”奉为治国圭臬。在文化感召力作用下,形成了历代政治权术的相似性。中央集权的建立、发展不是偶然的。
第三,我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最高政权掌握者,是权力的独夫。长期、稳固的掌握这种权力一直是他们的首要政治目标。中央集权,或者说以君主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恰恰保持社稷长久、国祚绵长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其家族、阶级利益的最好方式。所以无论哪个朝代,君主无不注意中央集权的应用,区别只在于中央集权的方式、内容。。
第四,地方的割据是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威胁到皇帝利益的。因此,君主尤其是刚刚开国之初的君主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肃宗、宪宗着力恢复三省、消除地方军镇;宋太祖鉴于唐朝中后期的割据局面,“杯酒释兵权”,收回军权,将全国兵力的70%放置在京畿地区,由皇帝统帅。
历代中央政府加强集权时机的相似性
首先,在各个朝代开国之初,大都吸取前朝覆灭的教训,积极制定有效的政策完善制度。汉代武帝以后几朝不断削夺藩国财政、军事权力;北宋吸取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历史教训,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将地方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剪除了军阀割据。
在各个朝代发生地方封国、镇守势力过大时采取的措施也是非常相似的。在政治上分化地方割据势力、打击带头对抗中央的出头鸟;在人事上,派出中央官员代为管理民政;在财政上,上收征税、铸币等权力;在军事上“灭其封国,毁其宗庙”。[3]
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行动,往往出新帝刚立、权威不稳的时候。皇帝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为外衣,暗行个人专制的方式,来抑制地方上、身边的各种敌对势力和派系。明代万历后期至崇祯朝的许多新政,清代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的变化,都可以看出皇帝个人意志对中央集权形式的影响。
中央集权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央集权的建立,使得政令从上而下统一有效,能够使经济在统一的政策下稳定的发展,使人们安定社会稳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使得经济得到流通比较广泛,促进了物品的流通,加快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得到广泛交流,能够互相学习好的生产经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地域面积广阔,分散型经济居主要地位。中央集权的建立,在行政上使得国家更加紧密,这样就能够集中国家内的物力、财力、人力,进行大规模建设,大规模生产,共同抵御各种灾害的到来。
中央集权的建立,军权收归了中央,这样就使得军事力量能够在国内不断加强。这对于稳定国内环境,镇压叛乱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外来的入侵也因为军事力量的聚集,从而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另一方面,强大的军事力量还便于开拓周围的疆土,增加版图,进一步扩大统治范围内的人口。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官员的生、转、迁、调也不利于长期经济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到隋唐的科举考试,明朝的八股取试,清朝的文字狱,中央集权一步步加强思想的控制,使得为官当政者都是封建社会培养出的木偶。呆板、腐化、千人一面,思想僵化,没有创新,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
中央集权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其所暴露的问题和缺陷需要深刻认识和有效的控制,其所展示的巨大作用要继承和发挥。继往开来,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史为镜,要古为今用,趋利弊害,要推陈出新。历史是对立统一、辨证和谐的,对于中央集权也要有扬有弃,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