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谷子后,这地都不用翻了!”林老头坐在田埂上休息,指着被孙子孙女们翻了一遍的田地,好笑地说道。
林有福:“家里都没桶、盆装了。”
“咋滴!肉还嫌多啊!”王老太斜大儿一眼。
林有祥咂吧两下嘴说道:“别说,老四炒菜就是好吃!辣椒泥鳅又辣又鲜,肉质又嫩。”
“吃、吃、吃,就晓得吃,休息好了,赶紧就去干活,终于快收完了。”林老头抽了一口旱烟,吞云吐雾。
林有才喝饱水,用帕子擦干脸,皱巴着脸站起身,“爹、娘,我们一口气干完,再回家吃午食吧!下午就不用来了,能好好在家休息一下午了。”
“我觉得行,跑来跑去的,晒死了。”林有祥抬头,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行,干吧!一口气干完,省事。”林老头吐出一口烟,点头道。
此时,沈香兰和小姑子在厨房做午饭,林紫苏、林翠荷、林夏桃、林秋月在家里处理泥鳅、黄鳝。
烧一大锅开水,一人往泥鳅盆里一倒,一人立马拿竹簸箕盖住,防止泥鳅跳出来。5秒钟,数五下就拿开竹簸箕,赶紧把泥鳅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到旁边冷水盆里。用开水是烫死泥鳅,只烫5秒是怕时间久了,泥鳅都烫熟了。
冷水盆里洗干净泥鳅的粘液,再换盆冷水,就可以剪头剖开鱼腹。洗泥鳅粘液还可以用盐和面粉,在这个时代,这桶泥鳅还没有那点面粉和盐值钱。有的人家是喜欢不剪头、不剖出鱼内脏,直接水冲洗干净,沥下水就下油锅了。
每家的习惯不一样,林紫苏家喜欢处理的干干净净,吃的时候就方便省事了。
四人坐在小凳子上,林紫苏、林夏桃拿着剪刀,给泥鳅剪头,剪开腹部丢进旁边的木桶里。林翠荷、林秋月手里拿着小竹片,从桶里拿出泥鳅,把小竹片伸进剪开的腹部一划拉,内脏就掉在地上铺着接内脏的大荷叶上。
处理干净的泥鳅放到另一个桶里,4个人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分工合作,速度很快。
林翠荷站起身,把一桶处理好的泥鳅,用水冲洗一遍,就拿到外面的竹编簸箕上。伸手把泥鳅一条条摆好,让它们都能晒到阳光。
秋收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挖泥鳅、黄鳝。本地百姓都会做这事,多数也是收完谷子才有空去挖泥鳅、黄鳝。这些北方来的新百姓,没有在收粮时候挖泥鳅、黄鳝的习惯,北方都是旱地,种的麦子、高粱,水塘、河里才有泥鳅、黄鳝捉。
还是林家人跟大伙说的,家里孩子多的可以挖泥鳅去,当然收完稻子后再去挖也行。各自挖各自田地里的,去别人田地里挖要人家同意才行,免得生出口角是非。
泥鳅别看它小,泥鳅和黄鳝可是补身体的好东西。林紫苏他们折腾了4天,把15亩田地都翻了一遍,可把林家大人们震惊住了。大人们喊孩子们打谷子,一个个地喊累、喊晒、喊虫子咬。让孩子们去挖泥鳅、黄鳝、青蛙、螺蛳,那就有使不完的牛劲。
除了第一天没时间处理泥鳅,就没吃,后面三天都是吃泥鳅。拿来晒成干泥鳅,不是说大伙吃腻了,而是太多了,干脆晒干,想吃的时候再炒来吃。
再好的东西,吃多了都不想吃。多吃没有味,少吃才有味。干泥鳅可以储存,也可以送人。
4人处理好两桶泥鳅,沈香兰喊吃午饭。4人洗了手,进厨房吃午饭。香辣蛙、香辣泥鳅、白瓜黄鳝汤,香辣蛙里加了黄瓜条做配菜。
林紫苏最喜欢吃这些做配菜的蔬菜,黄瓜条吸收了肉味、辣味,黄瓜脆脆的,太好吃了。
沈香兰:“你吃完午饭,开车拿一盆蛙、一盆泥鳅、一碗黄鳝,送去哨所,给苏老师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