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三国全收 > 四十八有没有空城计(第1页)

四十八有没有空城计(第1页)

京剧有一套传统剧目叫《失空斩》,由《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三部戏组成,剧情相连,起因都是马谡丢失街亭。根据剧情,马谡失街亭让蜀军措手不及,为避免全线溃败诸葛亮不得不上演了一出《空城计》,骗过了魏军统帅司马懿,之后蜀军安全撤回汉中,诸葛亮追查街亭失利的责任,马谡被斩。以上情节与历史事实大体相合,失街亭、斩马谡都是有的,但其中一些细节并不符合史实,尤其《空城计》这一段。

街亭大败的消息肯定会让诸葛亮很震惊,他当时在哪里呢?

他在祁山附近的天水郡西县,前面说过,诸葛亮占领西县后把大本营就放在了这里。街亭在广魏郡,西县的东北方向,两处直线距离在200公里以上,中间山水阻隔、道路险峻,以魏军的行进速度,即使由街亭直奔这里也得好几天才能到。

而此时整个陇右地区蜀军兵力仍占上风,张郃的任务只是打前站,控制住局势,并不是寻找蜀军主力决战,所以放下陇右其他重镇直接进攻西县,这种可能性不大。

尽管如此,诸葛亮仍决定马上撤退。张郃的5万人马虽不足虑,但随后就会有大批魏军源源不断开来,拿下陇右继而攻占凉州的计划已经失败了。诸葛亮命令各部撤退,他自己离开西县时还随队带走了该县1000多户人家,把他们迁到汉中。

所以这次撤退是从容的,并不需要上演“空城计”。那么,至今妇孺皆知的《空城计》又是怎么来的呢?晋朝有一部史书,讲晋初扶风王司马骏守关中,他手下有几位中下级官员在一起议论诸葛亮的功过,大家对诸葛亮多持讥评,认为他托身蜀汉不当,力量小却想办大事。有个叫郭冲的人站出来为诸葛亮鸣不平,说了诸葛亮的五件事,把这几位官员说住了,司马骏听后十分感慨,称赞郭冲说得对。

这就是有名的“郭冲五事”,其中一件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有一次屯兵在外,魏延率主力东进,他只留有1万人马守城,这时魏军主将司马懿率20万大军来了,和魏延率领的主力错道而行,蜀军因此没有发现,等诸葛亮知道情况时敌人只有60里了。诸葛亮想派人通知魏延,但相去已远,魏延即便回军也来不及了。城中将士皆失色,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他下令军中偃旗息鼓,不准随便走出营帐,又下令大开城门,并派人洒扫街道。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向持重,而今却摆出如此虚弱无力的样子来,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于是率领人马向北上了山。第二天到了吃饭时,诸葛亮对左右的人拍手大笑道:“司马懿必然认定我装出胆怯,一定会有伏兵,所以遁山而走。”侦察兵报告确实如诸葛亮所说,司马懿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后悔不已。

这大概是诸葛亮用“空城计”骗司马懿这件事的出处,只是郭冲说的“空城计”并非发生在西县,而是阳平关。这样就有漏洞了,因为司马懿从来没有率兵到汉中腹地阳平关与诸葛亮交过战,而一次出动20万人马也不可能。并且,司马骏是司马懿的儿子,郭冲作为司马骏的下属,胆敢在儿子面前非议他老子,可能性更小。

所以,晋朝这部史书所载的“郭冲五事”虽然细节逼真、过程齐全,但可靠性并不强。然而这成为小说家进一步发挥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诸葛亮在西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10万大军的故事。

司马懿现在根本不在陇右,而在千里之外的荆州。

这次陇右保卫战曹魏虽然从中线战场抽调了一些人马支援西线,但作为中线战场的总指挥司马懿本人并没有来,带队的是张郃。

张郃没来西县,司马懿更不可能来,说诸葛亮在西县摆下“空城计”,那他对付谁呢?再退一步分析,如果司马懿真的能率10万大军突然围住西县,诸葛亮能不能摆出空城计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作为一座县城,规制有着严格的限制,城池的周长不过十来里,与现在县城的概念完全不同。可以看一下北京西南郊的宛平城,这也是个县城,大体上是古代县城的标准版,该城有四座城门,城中的主要街道其实只有两条,也就是连接四座城门的街道,站在任意一处城墙上都可以把城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古代县城里的常住人口一般也不多,在汉末三国时,即使中原地区超过1万户的都算是大县了,像西县这样的边地小县,人口很难超过5000户,这还是全县的总人口,不是住在县城里的人。诸葛亮撤退时带走了西县1000多户,这大概占了西县全部人口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西县的城池很小,站在城外随便一个制高点上就可以看清城里的一切,不用10万人,只需1万人马就能把它围成铁桶,即使司马懿真的来到城外,诸葛亮并没有施展“空城计”的条件。

而且,这么小的县城里也藏不了多少人,即使司马懿胆小,怕杀进去遇到埋伏,那也肯定会先围起来再说。

事实上,西出祁山的这一路蜀军撤退得还算顺利。

再说另一路蜀军,他们在赵云、邓芝率领下由褒斜道发起佯攻,在箕谷与曹真率领的大军相遇,由于寡不敌众,被魏军打败。

褒斜道是秦岭山中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栈道,两侧有一些溪谷,箕谷是其中之一,今即伐鱼河谷道,因形如簸箕故称“箕谷”。有人考证伐鱼河本名叫伐魏河,因蜀汉经此伐魏而得名,秦人“鱼”“魏”音近,相沿日久讹传为伐鱼河,该河又古称磻溪,相传姜太公垂钓即在此河,今河上建有钓鱼台水库。

箕谷的位置靠近褒斜道南口,附近有蜀军的重要军需仓库赤岸,如果从褒斜道出击曹魏,赤岸是最近的后勤补给基地,所以赵云开始让邓芝守住赤岸,自己由箕谷北上,深入褒斜道深处。

这一段栈道有近百里,非常险峻,一端悬于崖壁之上,一端凌空,栈道之下全靠立柱支撑。登过华山的人应该有体会,站在这种凌空栈道之上,有恐高症的人一定吓得不敢动弹。

赵云本来只是佯攻,任务是吸引曹真大军的注意力,让他不得不在褒斜道的北口重兵驻防。没想到曹真主动出击,沿着褒斜道杀了进来,赵云兵力有限,不敢在秦岭山中与魏军过多纠缠,于是后退。

蜀军退、魏军追,在褒斜道里一直追到了箕谷。再往前就是汉中盆地,如果曹真追出来,汉中就保不住了。危急关头赵云下令把栈道烧了,魏军无法前进,只得退去。火烧栈道虽然保住了汉中,却使蜀汉蒙受了巨大损失,因为如果今后再想从褒斜道出击,必须先修好这条栈道。

所幸的是这一路蜀军损失并不大,诸葛亮后来问邓芝:“街亭失败后各部兵将都失散了,兵不知将,将不见兵,而箕谷退军时却能做到将不离兵、兵不离将,是什么缘故呢?”邓芝如实回答:“赵将军亲自断后掩护撤退,所有军资装备一点儿都没有丢弃,兵和将也没有分离。”同样是兵败,马谡吓傻了眼而赵云却能镇定从容,这就是老将与新手的区别,这不仅靠胆识,更是身经百战所积攒出来的经验,还有长年累月和将士们之间形成的默契与相互信赖。

赵云军中有不少富余的绢帛,诸葛亮让赵云拿出来分赐给部下,赵云对丞相说:“仗没有打好,还要什么赏赐?所有的物资请全部存入赤岸的府库中,等到冬天发给大家过冬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