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大多数人都知道,旷古堂大堂主,郑道的成名绝技,叫做五轮金刚拳。
但他当年奇遇所得的那门功法,原名是该叫做《七轮梵我定印》。
天竺国的武学典籍之中,认为人身之元气运转,有最重要的七个枢纽,被称之为七轮。
由下而上,分别为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顶轮。
七轮梵我定印,假设人可以通过修行,造成七轮盈满的感受,拥有“梵我合一”的无上体验和神秘伟力。
但那门武功的开创者,其实只修炼到第四轮,后面三个境界,他只是推敲了出来一个梗概,很难说其中有多少偏差疏漏。
郑道能够修炼至第五轮,甚至已经窥探更高境界,还是靠了赵离宗的指点、相府的武学典籍,和他自己的揣摩。
他的拳法中,已经不止有天竺国武学精髓,还嫁接了五台山镇派神功《大威德金刚轮印》的奥妙。
内修梵我,外结金刚,每次拳头打出的时候,敌人都能感受到两层劲力。
一层刚不可触,粉碎身心,一层绵长无尽,稀释神智。
玄铁大剑跟他的拳头一撞之下,大剑竖立向天,激射半空。
司徒中夏像一颗铁豌豆从地面弹射起来,直追大剑,双手握住剑柄,大喝一声。
“一剑擎天!!”
郑道的身影幻化如三,模糊一团,在大剑劈下的时候,左击一拳,右击一拳,然后双拳齐发,正面冲击在剑身之上。
这回剑身不是飞向空中,而是直接打着旋,向后倒飞。
司徒中夏不知怎么,又让长剑脱手,而在脱手之后追去,握住剑柄后,身影顺势旋转起来,举剑向天。
原来他总是在碰撞的一刹,跟对方第一层拳劲对抗时,故意松动掌指,力量大多让玄铁大剑承受。
第二层拳力的冲击,就半去空处,半在剑身,对司徒中夏本身的影响就降低到了极点。
这种控剑手段,犹如在火山上空走钢丝。
但司徒中夏艺高人胆大,时机没有半点误差,面上没有一丝紧张,气态更显勇猛无比。
那剑本来是以剑身中段为中心,旋转如圆盘,现在被他握剑一化之下,直指长空,以剑脊的棱线为中轴,旋转如钻。
“一剑擎天!!!”
又是一剑擎天。
但这回,连郑道也不敢接那如钻头挥砸下来的剑身,只好一退。
他这一退,笼罩四面八方,无孔不入的一种奇异精神力场,顿时动摇。
司徒中夏那看起来要把大地撕裂的一剑,在刚触及地面的时候,突然弹起,挺剑直刺。
地面仅仅留下一个碗口大小的坑,正好被他一步跨出去的时候,踩在此坑边缘坡面之上,向前借力,气势更急。
郑道一拳砸偏剑尖,司徒中夏横剑推去,剑身硬扛双拳。
咚!!!
黄钟大吕般的又一巨响,两道人影在地面留下四条沟壑,各自滑退。
笼罩周围的那股精神力场,彻底告破,周边好像没有任何变化,又好像所有景物的色调都清冷了几分。
张叔微突然明白过来,难怪郑道之前看不出任何损耗。
原来他是在周围布下一个无形之圆,不管精神还是内力的气息,都只在这圆内周而复始,秉承的是一种坛城结界般的武道意境。
司徒中夏来了之后,一剑擎天,剑剑擎天,终于破了这结界。
这扶摇山的首席客卿大占优势,巴蜀剑阁的掌门气势如虹。
郑道的脸色也变得万分凝重起来,双手在身前结印,瞬息三变,平复气息,凝定功力。
“好,看来你的功力剑法又有长进,进境真是一点也不比我慢!”
司徒中夏则发出如长鲸一般的吞吐声,单手举剑,气势愈发强烈,喝道:“你力也真不小,再来!”
两人对峙,身上衣袍起伏的幅度越来越大,发丝翻动飞扬。
这两个人明明是相对而立,但他们的发丝,都是向后吹去,使人一时间看不懂这片地方的风向。